background image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污水进入厂区先通过截流井(让厂能处理的污水进入厂区进行处理)进入粗格栅(打捞较大的渣滓)到

污水泵(提升污水的高度)到细格栅(打捞较小的渣滓)到沉沙池(以重力分离为基础,将污水的比重较大
的无机颗粒沉淀并排除)到生化池(采用活性污泥法去除污水里的 BOD5、SS 和以各种形式的氮或磷)进入

终沉池(排除剩余污泥和回流污泥)进入 D 型滤池(进一步减少 SS,使出水达到国家一级标准)进入紫外

线消毒(杀灭水中的大肠杆菌)然后出水

生化池、终沉池出的污泥一部分作为生化池的回流污泥,剩下的送入污泥脱水间脱水外运
  主要有物理处理法,生化处理法和化学处理法,生化处理法经常被使用,主流处理方法主要看被处理水

质和受纳水体情况,一般城市生活污水的主流处理方法为生化处理法,如活性污泥法,mbr 等方法。

  污水处理
sewage treatment.wastewater treatment 为使污水经过一定方法处理后.达到设定的某些标准.排

入水体.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等的采取的某些措施或者方法等.

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处理程度划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 

一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物理处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级处理的要求.经过一

级处理的污水.BOD 一般可去除 30%左右.达不到排放标准.一级处理属于二级处理的预处理. 

二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BOD.COD 物质).去除率可达 90%以上.使有

机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 

三级处理.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氮和磷等能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可溶性无机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

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率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分析法等. 

整个过程为通过粗格删的原污水经过污水提升泵提升后.经过格删或者筛率器.之后进入沉砂池.经过砂水分

离的污水进入初次沉淀池.以上为一级处理(即物理处理).初沉池的出水进入生物处理设备.有活性污泥法和

生物膜法.(其中活性污泥法的反应器有曝气池.氧化沟等.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

法和生物流化床).生物处理设备的出水进入二次沉淀池.二沉池的出水经过消毒排放或者进入三级处理.一

级处理结束到此为二级处理.三级处理包括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

和电渗析法.二沉池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初次沉淀池或者生物处理设备.一部分进入污泥浓缩池.之后进入污

泥消化池.经过脱水和干燥设备后.污泥被最后利用. 

 

各个处理构筑物的能耗分析
1.

 

污水提升泵房

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经过粗格删进入污水提升泵房.之后被污水泵提升至沉砂池的前池.水泵运行要消耗

大量的能量.占污水厂运行总能耗相当大的比例.这与污水流量和要提升的扬程有关. 
2.

 

沉砂池

沉砂池的功能是去除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沉砂池一般设于泵站前.倒虹管前.以便减轻无机颗粒对水泵.管

道的磨损,也可设于初沉池前.以减轻沉淀池负荷及改善污泥处理构筑物的处理条件.常用的沉砂池有平流沉

砂池.曝气沉砂池.多尔沉砂池和钟式沉砂池. 

沉砂池中需要能量供应的主要是砂水分离器和吸砂机.以及曝气沉砂池的曝气系统.多尔沉砂池和钟式沉砂

池的动力系统. 
3.

 

初次沉淀池

初次沉淀池是一级污水处理厂的主题处理构筑物.或作为二级污水处理厂的预处理构筑物设在生物处理构筑

物的前面.处理的对象是 SS 和部分 BOD5.可改善生物处理构筑物的运行条件并降低其 BOD5 负荷.初沉池包

括平流沉淀池.辐流沉淀池和竖流沉淀池. 

初沉池的主要能耗设备是排泥装置.比如链带式刮泥机.刮泥撇渣机.吸泥泵等.但由于排泥周期的影响.初沉

池的能耗是比较低的. 
4.

 

生物处理构筑物

污水生物处理单元过程耗能量要占污水厂直接能耗相当大的比例.它和污泥处理的单元过程耗能量之和占污

水厂直接能耗的 60%以上.活性污泥法的曝气系统的曝气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其基本上是联系运行的.且功率

较大.否则达不到较好的曝气效果.处理效果也不好.氧化沟处理工艺安装的曝气机也是能耗很大的设备.生

物膜法处理设备和活性污泥法相比能耗较低.但目前应用较少.是以后需要大力推广的处理工艺. 
5.

 

二次沉淀池

二次沉淀池的能力消耗主要是在污泥的抽吸和污水表明漂浮物的去除上.能耗比较低. 
6.

 

污泥处理

污泥处理工艺中的浓缩池.污泥脱水.干燥都要消耗大量的电能.污泥处理单元的能量消耗是相当大的.这些

设备的电耗功率都很大.

 

针对各个处理构筑物的节能途径
1.

 

污水提升泵房

污水提升泵房要节省能耗.主要是考虑污水提升泵如何进行电能节约.正确科学的选泵.让水泵工作在高效段

是有效的手段.合理利用地形.减少污水的提升高度来降低水泵轴功率 N 也是有效的办法.定期对水泵进行维

护.减少摩擦也可以降低电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