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VoL

24,No.2,2009

国造纸学报

Transactions of China Pulp and Paper

75

大型造纸机的基础动力设计

蒯行成

茆秋华

刘腾喜

(湖南大学力学与航卒航天学院,湖南长沙,410082)

摘要:介绍了大型造纸机基础动力设计的步骤和振动系统模璎,蓐点描述了地基的模拟和荷载的处理。通过设计实例说明厂各步

骤的实施,最后通过实例比较强调了桩蕈设置的必要性并对其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大型造纸机;基础动力设计;振动系统;有限无法

中图分类号:TS734;TU4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842(2009)02—0075・05

大型造纸机通常采用框架式基础,包括地面

以卜的框架、地面以下的基础梁或板(即群桩的

承台)以及桩。沿纸机长度方向(纵向),通常隔

20~30

m设置沉降缝,沉降缝将基础分为若干部

分,各部分的机器、基础(包括框架及桩)以及

地基构成了独立的振动系统。图1为典型部分的

示意图。

目前,国内引进了并仍将引进相当数量的先进大

型造纸机,而机器的基础是不能引进的,需根据场地

条件进行没计。基础设计中最主要的内容是动力设

计。如果设计不周,轻则不能保证纸张质量,重则极

易造成机器的损坏。因此,国外机器制造商对基础的

动力设计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如果基础设计由国内设

计人员承担,外商将对动力设计结果进行严格审查,

这也从一个方面证明了基础动力设计的莺要性。

基础动力设计的实质是系统的动力分析。根据笔

者已完成的几个项目看,基于静力分析的初步设计一

般很难满足机器基础的动力要求,常见的情况是初步

设计或是由于框架基础的柱截面尺寸偏小,或是基础

梁(或板)的底面积偏小以至于地基不能提供足够

的水平刚度,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系统的固有频率不

能满足设计要求;另一种情况是仅采用基础梁(或

板)而不设置桩基町以满足地摹静承载力要求,但

可能会使得地基竖向刚度小足而导致出现显著的摇摆

模态,对机器的振动极为不利。另一工程实例是某项

目存施1二中没有通知设计单位就将框架基础上部的一

根横向联系梁挪动了位置,机器运行中产生了较为强

烈的局部振动,导致轴承在半年之内损坏(按德国

厂家的声明,他们的轴承可用120年)。最后通过对

几种加同方案的动力分析对比,才确定了一种有效的

方案。如果没有动力分析手段,则很难判断哪种方案

有效。

根据动力设计的要求,应对上述的每一部分

(振动系统)建立包括机器、基础以及地基的分析模

型…。本文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这样的分析

模型,介绍动力分析中的基础理论和分析步骤,对动

力分析设计中的若干问题进行讨论。

1问题描述

1.1振动系统及荷载

图l为造纸机典型部分及基础示意图。图中机架

材料为钢材;基础框架、基础梁或板(即群桩的承

台)和桩为钢筋混凝土材料。机器、基础以及地基

(包括桩和土)构成了振动系统,属于典型的土一结

构动力相互作用问题。

图1造纸机典型部分及基础示意图

收稿R期:2008—1l一13(修改稿)

作者简介:蒯行成,男,1950年,E;博J:,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同体力学与.【程结构分析。

E—mail:xckuai@163.r30m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