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我国造纸原料林及林浆纸一体化的现状

 造纸业废水排放总量仅次于化工制造业,位居各行业第二位,废水中 COD(化学需

氧量)排放量高居第一。而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造纸行业的经济贡献率却仅为
2.2

%。在 环境门 前,作为造纸术的发源地,中国纸业竟面临被淘汰出局之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造纸业前行的步履却显得格外
滞缓。在 2005 年中国企业 500 强中,造纸企业仅 3 家:晨鸣造纸集团排名第 141 位;
金东纸业(母公司为金光集团 APP)排名第 383 位;华泰集团排名第 429 位。3 家造纸
企业的平均销售额为 69.4 亿元,为 500 强平均水平 234.9 亿元的 29.5%。企业入选总
数占 0.6%,销售额占总额不足 0.2%。

  有分析认为,掣肘中国造纸业迅速发展的症结,首先是传统造纸工艺对环境造成的
严重污染。以其对水质的污染为例:2004 年,全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为 221.1 亿吨,其
中造纸业废水排放量高达 31.8 亿吨,占总量的 14.4%;按废水中最重要的 COD 来看,
全国工业 COD 总排放量为 509.7 万吨,其中造纸业占了 33%。

  一个经济贡献率仅 2.2

%的 弱势行业 ,却以 14.4%的废水和 33%的 COD 排放量

污染着中国本来就极为匮乏的水资源,这显然是个得不偿失的 赔本买卖 。

  

——

草浆污染

历史遗留问题

  作为中国 四大发明 之一的造纸术,诞生于东汉时期的蔡伦时代,当时造纸的原料
是以麻为主的破布和渔网;到了唐宋时期,造纸开始使用麻、树皮、稻草等原料;而当中
国的造纸术传到西方后,制浆的原料依然以麻布和稻草为主。

  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和现代制浆技术的出现,在西方,木材开始逐渐成为造纸的主
要原料。人们发现,木材比其他原料更适合于现代化大生产,纤维形态比其他原料好,并
且更易制造出各种高质量的产品,其生产效率高,易于污染治理,体积密集,便于运输
和保存。

  从 1880 年到 1970 年不到 100 年的时间里,木材在造纸原料结构中的比重已由
10%上升到 93%。现在世界上主要的造纸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日本、瑞典、芬兰等,几
乎全部用木材纤维造纸。过去主要用草造纸的国家,如生产草浆历史悠久的西班牙,纸张
产量和质量长期上不去,品种也少。自 20 世纪 60 代开始营建造纸用材林,到 70 年代后
期,西班牙草木比例改成 3∶7 后,纸和纸板的产量便猛增 4.4 倍。反之,一些继续以草
类为主要原料的国家,造纸工业的发展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在我国,由于建国后对纸业的属性认识不足,加上森林资源非常贫乏,当时百业待
兴,经济建设需要木材的领域很多,许多人错误地认为,用木材造纸是浪费资源,用草
类原料才最符合中国国情。到 1958 年,我国纸业形成了以草为主的原料格局。20 世纪
70

年代,纸业界的有识之士指出 中国纸业应该走以木材为主的道路 ,草木之争宣告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