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干法造纸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摘 要:介绍了干法成形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当代干法成形技术的原料、流程、设备以及

干法成形纸的应用;对国际上 3 种典型的干法成形技术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干法成形纸在
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干法成形纸;工艺与设备;发展与应用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Paper Dry-Forming Technology

Zhang Jinyang  Shi Keji  Ren Xiqian

(Chengdu Design Institute of China National Council of Light Industry,Sichuan Province,610015)

ABSTRACT Development history of paper dry-forming technology,the raw materials,process 
and equipment of the up-to-date paper dry-forming technology,and the application of dry-formed 
paper are described in this paper.These typical dry-forming technologies are compared each 
other.The role of dry-formed grades in national economy is discussed.
KEYWORDS dry-formed paper,dry-forming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dry formed paper

  干法造纸在欧洲和日本被称为 air-laid paper,在美国则称之为 dryformed 
paper,即我们常说的无尘纸(严格意义上讲,指以 100%绒毛浆生产的干法纸)。由于使
用原料的不同,也可称为干法成形纸布或无纺布。与传统的造纸工艺不同之处:其一,制
造过程用空气代替水作为分散、输送纤维的介质,在成形时不是脱水而是抽吸空气,使纤
维在成形网上形成纸幅;其二,纤维之间的结合不是靠氢键结合,而是靠高分子粘合剂
或热熔性纤维本身加热、熔融结合。因此,干法造纸不会对水源造成污染,这也是干法造
纸近几十年得到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干法成形纸除了有传统湿法造纸的特性外,其最大
的特点是对原料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更易实现纸的多功能性。可利用各种纤维和原料如绒毛
浆、化学短纤维(如聚乙烯、聚酯)、超吸收树脂纤维(SAP)、各种功能的化学药品以及人造或
化学织物等,抄造超柔软、超硬、超厚、超重、超高低温、超吸湿性、超透气性、无方向性、无
尘及无静电的纸张和纸板。
  30 年代,Dimtrier 和 Bonderenk 首先利用人造纤维和空气,发明了干法成形技术,
并取得专利。50 年代初,Clark 也发展了所谓纤维干法抄纸,并经不断改良,相继有不
同的产品问世,并奠定了其所属的美国 Scott Paper Inc.的干法纸在世界擦拭纸市场的
牢固地位。60 年代中期,Karl Kroyer 最先利用木浆为原料,设计了一种干法成形技术,
经丹麦 Moller & Jochunsen(M & J)公司即现在的 Niro Separation Fibretech 公司研
究改进,于 1979 年取得美国专利,其成形技术为垂直轴心多旋转头箱平网成形法,即
“Kroyer System”,使之成为当今世界干法成形技术最先进、最流行的抄纸机,全球共
安装了十几台。60 年代初,日本本州制纸公司开始研究干法成形技术,经过近 20 年的努
力和完善,开发出了一套以木浆和合成纤维为原料的特有的干法成形长网和圆网造纸机,

即所谓的 Honshu Process”,使其确立了在世界特种纸领域的地位。1987 年丹麦的
Dan-Web International A/s 公司,开发出了以水平圆网成形技术为核心的抄纸法,即
“Dan-Web Air Forming System”  

 

 

, 取得美国专利, 目前在丹麦、 日本和美国有 4 家

工厂采用这种方法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