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造纸术的发明与传播

    一、造纸术的发明

    中国历史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阶段。在此漫长的岁月中,我们
的祖先为了帮助记忆、记录经验、留传、著书立说等需要,采用过许多天然原料或经

过加工的材料作为记事、书写所用。如结绳记事、甲骨镂刻、石鼓碑碣、简牍缣帛等。

    蔡伦是汉和帝时的中常侍兼尚书令,掌管制造宫廷用品。据《蔡伦传》记载,他

……

有才学,尽力敦慎,

永元九年(公元 97 年),监作秘剑及诸器械,莫不精

工坚秘,为后世法 。说明他具备发明创造的个人素质,当时也具备研制植物纤维

纸的物质条件。每年休沐,辄闭门绝宾,暴体田野。说明他经常去民间考察沤麻、

煮葛、纺织等生产经验,并潜心研究,加深和积累了对植物原料与纤维性能的认识。

他经长期努力研制,终于在公元 105 年(东汉元兴元年),利用破全网、旧布头、
麻头及树皮制成了书写用纸。

    关于蔡伦发明了造纸的史实,我国二十五代史之三《后汉书》有着明确的记载: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
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公元 105 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

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候纸 。其他古书上还记载了蔡伦造纸的工艺方法,

” “

如《博物志》中说: 蔡伦煮树皮以造纸 , 蔡伦始捣故鱼网造纸 ,《后汉书集解》

称: 蔡伦挫捣故布网抄作纸 。这里的挫、煮、捣、抄,相当于现在的切料、蒸煮、打

” “

浆、抄纸等主要造纸工序。 造意 、 始捣 有首先发明之意,说明蔡伦首先以破布、

鱼网和韧皮植物的茎皮为原料,制造出可用于书写的植物纤维纸。蔡伦造纸的基本

原理和主要制造工艺仍为当今世界所共用。

    二、造纸术的传播

    公元 105 年造纸技术发明后,逐步向全国传播。蔡伦被封到陕西洋县龙亭侯,造
纸术就传到汉中地区并逐渐传向四川。据蔡伦家乡湖南耒阳的民间传说,蔡伦生前

也向家乡传授过造纸术。东汉末年山东造纸也比较发达,出过东莱县(今掖县)的

造纸能手左伯。另外,纸和藻饰书通过丝绸之路也先后传向北方各少数民族地区。

    晋代开始,我国书画名家辈出,大大促进了书画纸的发展。晋与南北朝的书写纸
抄经纸为麻和楮皮制造,纸面已敷用淀粉与白色矿物涂料并进行研光。

    隋代统一南北后,唐、宋继承与发展了数百年造纸的成就,并开辟了唐、宋手工
造纸有全盛时期;唐代书画与佛教盛行,使纸的需求剧增,造纸的原料扩大到用

藤和皮等。书画纸还用淀粉硝煮成涂料涂布后再经打蜡,最后用粗布或石块等揩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