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熨烫技巧知多少?

■ 服装熨烫的工序
  

1、确认纺织面料

    

① 熨烫服装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确认服装的面料,在棉、麻、丝、毛、化纤或混纺纤维中属于哪一个

种类,能承受的温度是多少。
    

② 掌握服装整形要求款式不同的形态要求,在服装的整烫中,必须按照基本的形态要求进行操作,例

如男式和女式西装的形态区别,各种衬衫或大衣的形态要求不同等。只有掌握整形要求,才能使整烫出的
服装满足不同体形。
  

2、提供热能

    服装的熨烫过程中,热能的掌握相当重要。一般有电加热和蒸汽两种,由于电加热作为服装熨烫中的提
供热能方式已逐渐被淘汰。湿蒸汽作为在熨烫中传导热量的媒介,把热量有效地输送到服装面料内,对服
装面料的表面不会产生影响,蒸汽作用于服装,使面料获得热能并被加湿,促使服装面料达到变形的基
本条件。供给蒸汽时,要因物而异不同的面料或不同款式的服装,需供给的不同数量的蒸气,以达到熨烫
预定的目的。
  

3、服装成型

    服装面料受到热能和湿度的作用,自身已具备形变的条件,此时,可根据服装形态要求,对需要熨烫
整形的部位,利用人工或机械设备,施加一定的压力或拉力,熨烫出符合设计的形态。
  

4、干燥定型(抽湿)

    服装经过熨烫成型,实现了需要的形态,但是,要使形状固定,还需要进行快速的抽湿降温,使服装
面料冷却干燥,自然成型。
  

5、保形存放

    成型后的服装在存放时要采用相应的保形手段。如采用悬挂保存等,以免破坏服装的成型效果。

■ 测定熨斗表面温度的方法
  

(1)、感觉法:对电加热熨斗一般采取“一看二靠三触”的方式。一看:拿起经过加热过的熨斗,注视底部

的颜色;二靠:底部靠近脸部

8~10 厘米左右,凭对热的感觉判断温度;三触:右手提熨斗,用手指朝

熨斗底部迅速接触,靠手感觉温度。
  

(2)、滴水法:把加热的熨斗底部朝上,滴上水珠,观察水珠受热的变化来判断熨斗的温度,这种方法叫

滴水法。它的温度特征:
    

①、80℃~100℃:滴水后水珠缓慢解散,然后出现小泡泡,几乎没有“哧”的声音。

    

②、100℃~130℃:滴水后水珠向四周“溅开“,同时出现滚动的小水珠,并发出“哧”的声音。 

    

③、140℃~160℃:滴水后水珠立即滚动迅速散开,并变成水蒸汽迅速消失,同时发出“扑吱”的声音。

    

④、170℃~200℃:滴水后,水珠瞬间蒸发消失,在烫斗表面不流痕迹,只发出“扑”的一声。

    

⑤、200℃以上:水滴到熨斗底面立即剧烈的汽化,声音并不明显。

  

(3)、熨烫法:把已加温的熨斗在棉布上熨烫,在某一处停留 1~2 秒钟,然后拿走熨斗,迅速用手触摸

被烫棉布的位置,从而判断熨斗的温度。
  

(4)、试熨法:把经过测定温度的熨斗,先在衣物不显眼的地方进行试熨,观察衣物的反映来证明熨斗的

温度是否是衣物所需的温度,这叫试熨法。

■ 纤维的熨烫温度

■ 熨烫的基本方法
  

1、推烫:运用熨斗的推动压力对衣物熨烫的一种方法。当被熨烫的织物面积较大又是轻微的折皱,并可

平展的部位,运用推烫的方法。
  

2、注烫:利用熨斗尖部位置对衣物上某些小范围的熨烫方法。在操作时,提起熨斗底后部,用熨斗尖部

位置熨烫衣物钮扣和某些饰物的周边地区。
  

3、托烫:对于某些衣物不规则的部位,在熨烫时不能放在烫台上熨烫,而必须用在“棉枕头”上托着进行

熨烫的方法,叫托烫。如肩部、领部、胸部、袖子或一些裙子的折边应运用托烫。
  

4、侧烫:对于衣物上的筋、裥、缝等部分,在熨烫时,又不能影响衣物上的其它部位,就必须应用熨斗的

侧面,侧着熨烫,这叫侧烫。
  

5、焖烫:运用熨斗的重点压力或加重压力,缓慢地对织物进行熨烫,使之平服、挺括,这叫焖烫。主要是

衣服上的领子和袖子。

■“推、归、拔”工艺
    在服装熨烫过程中,

“推、归、拔”的技巧方法特别重要,服装熨烫的“推、归、拔”作业必须要合理,有合理

的工艺流程和规范化的操作程序。
    对于熨烫服装上的具体部位来说,什么时候该

“归”,什么时候该“推”、什么时候该“拔”,主要根据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