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摘 要:随着我国

银行

业的全面开放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获

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指出目前发展中存
在的一些问题,如理财产品雷同、缺乏专业人才、市场营销滞后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
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创新

  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

  个人理财业务是指商业银行运用各种金融知识,专业技术以及广泛的资金信用等专业优
势,根据客户的财务状况和具体要求,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
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活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财富的日益积累,
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自己的资产能够保值增值,希望得到专业的理财服务。与此同时,我国
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1、银行理财产品规模不断扩大。在经历了近两年的高速发展后,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规
模得到了大幅提升,从 2007 年到 2009 年发行量年复合增长率在 60% 左右。2008 年由于金
融危机,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受到了较大影响。2009 年随着国内外投资理财市场环境的
改善,银行理财产品在数量上恢复快速增长的势头。据银率网数据库统计,2009 年各商
业银行共发行 5998 款理财产品,比 2008 年增长了 10.5%。其中发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有
4996 款,比上年增长 25.4%,外币理财产品 1002 款,同比下降 30.6%,这主要是由于金
融危机下外汇市场波动加剧造成的。从市场占比来看,人民币产品依然占有主要位置。

  2、理财品种日益丰富。从产品种类来看,各商业银行继续推出不同风险类别的多样化
产品,理财产品结构设计日趋复杂,产品挂钩的对象越来越丰富,涉及到汇率、指数、

、股票、黄金、大宗商品、房地产等。但目前投资于债券市场、货币市场以及信贷资产的产

品占据了 85%以上的市场份额。

  3、产品期限呈现短期化趋势。2009 年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之前相比有一定变化,金
融危机对理财产品的明显影响之一就是产品的期限缩短了。据银率网数据库统计,2009
年期限在 6 个月以内的短期产品占比 71.2%,而 2008 年这一数字为 63.5%。金融危机还影
响了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总体来看,2009 年投资者更青睐于保本保收益的产品。2009 年
共发行保本保收益的产品 1999 款,占比 33.3%,同比增长了 77.5%。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

  虽然国内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近年来有了长足发展,但是与国外银行理财业务相比,
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从内容上都差距甚远,存在不少问题。

  1、缺乏专业理财人员,服务意识不足。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是一项综合性业务,政
策性强、涉及面广、服务要求高,要求理财师具备较高的素质。一个优秀的理财师需要全面
了解理财产品的各项功能,熟练掌握

证券

、银行、保险、法律、税收、财务等多方面知识,具

备丰富实践操作经验,并有良好的交际和组织协调能力。但是国内银行普遍缺乏高素质的
优秀理财人员,一些理财人员自身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行业知识和管理能力,对所从事
业务有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规章也不了解,对所推介产品的风险特性认识不足,造成了销
售行为的不规范。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在发展理财业务中缺乏主动的营销意识,大多是被
动的等待客户来办理各种业务。这种坐等客户上门的营销理念需要转变,理财人员或客户
经理应主动发现潜在目标客户,为客户制定合适的理财方案。一些银行的理财人员在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