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浅析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改善的对策与建议

    论文关键词:建筑工程 项目管理 对策 措施

  论文摘要:我国推行工程项目管理的起步比较晚,对项目法施工的认知程度也不一
致。本文在明确工程项目管理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常用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并进
一步探讨了改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措施。

  改革开放 30 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始终走在改革的前沿,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日趋完善,
管理模式也逐步更新。但令人遗憾的是,地域的差异和投资多元化的缘故,我国建筑工程
项目管理模式的共存和并行,但由于各种模式的适用范围以及内在的管理要求差异,对
建筑施工企业适应多种模式的施工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基本概念界定
  1.1 工程项目管理的定义
  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门较为年轻的学科,是管理科学在项目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所谓工
程项目管理,就是为了使工程项目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实现预期的各种目标,而对项目
所进行的全过程的所有诸如决策与计划、组织与指挥、控制与协调等一系列工作的总和。其
主要内容进行了归纳:即项目整体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
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和项目采购管理共计九个方
面。
  1.2 建筑企业的管理特点
  由于建筑产品和施工生产的特殊性,建筑企业在管理上同其它企业相比有较大的不
同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l)投标承包方式的竞争性。根据我国建筑法的规定,建筑施工企业一般都是通过
投标竞争的方式来承揽业务。中标后再通过签订工程施工承包合同,来确定彼此的经济与
法律关系。但由于建筑企业的进入壁垒低,施工企业众多,竞争非常激烈,大多数企业只
能依靠低价竞标方式来取得业务。
  (2)生产经营任务的不稳定性。采用竞标方式承揽业务的不确定性导致了建筑企业
经营生产任务的不稳定性,从某一个具体项目看,企业能否中标,一方面与企业的业绩、
技术、管理、资金等综合实力密切相关,也与投标策略、掌握的市场信息有很大关系,具体
项目的中标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3)管理环境的多变性。这里的环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作业环境方面,建筑施工
大多为露天作业,作业条件较差,受天气、气候、地质、水文的影响较大。二是指管理方式
的环境方面,不同的投资主体,多变的项目管理模式、不同地方的政策都使得管理环境复
杂多变。
 2 常用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分析
  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至今已基本完成了与国际接轨的任务,但由于地域的差异以及投资多元化的缘故,现阶
段国内建筑市场仍是多种模式并行的状况,常用的是以下几种主要模式。
  2.1 工程建设分阶段招标管理模式
  该模式主要由业主、咨询和设计单位、承包商(施工企业)三方参与。业主分别与设计
单位和承包商签订合同,确定彼此的经济与法律关系。与此同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实行
工程监理制度,对工程投资、质量和进度加以控制。这种模式中,业主主要负责建设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