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注册会计师异常行为分析

 最近有一则新闻:四川某次列车的乘警和当地扒手集团暗地勾结,联手偷窃乘客的钱

财,然后四六分成。对于该列车乘警的职业道德自不必说。但由此想起作为 经济警察 的

 

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问题又如何呢?
  2001 年据有关部门抽查 16 所国内有代表性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 32 份审计报告,
并对 21 份审计报告所涉及的上市公司进行了审计调查,发现有 14 家会计师事务所出具
了 23 份严重失实的审计报告,造成财务会计信息虚假 71.43 亿元,涉及 41 名注册会计师。

” “

这些事件多数都与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有关。在美国,从 安然 到 世通 再到 施乐 ;

” “

” “

” “

在中国,从 红光实业 到 银广夏 ,从 亿安科技 到 麦科特 ,从 黎明股份 到 东方电

子 等一系列恶性事件的出现,严重地挫伤了投资者的信心。使不吃 国家皇粮 的被美称

为 经济警察 的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遭受重创。人们不仅要问注册会计师的诚信操守如
何?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独立性如何?在证券市场中注册会计师到底扮演什么角色?因此 ,

 

本文试图通过委托代理的关系来说明注册会计师令公众不满的行为。

 

  

 

  一、委托代理问题:道德风险成因分析视角

 

  
  产权经济学理论认为,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的基本特征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 ,
因而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关系是一种契约,一般可定义为委托人(如企业所有
者)授权代理人(如企业经营者)为实现委托人的利益而从事某项活动的一种关系。在这
种契约下,委托人授权代理人某项决策权,代理人通过代理行为获取一定的报酬。由于委
托人和代理人之间行为目标函数不一致,并存在信息不对称,就产生了代理问题。委托人
为了避免在无法获得完全信息的情况下利益受到损害,并促使代理人尽可能揭示真实完
全的信息,就要给予代理人适当的激励,同时花费一定的监控成本来限制代理人偏离正
道,进而选择对委托人有利的行为。根据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就是注
册会计师接受委托人的委托,以客观独立的第三者身份对代理人的财务报告以及其他经
济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公允性进行审计鉴定,以保护委托人的利益。注册会计师所提
供的这种专业性的审计鉴定活动,可以弥补委托人的信息不对称性,降低市场交易风险。
同时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活动可以增加市场经济活动所需信息的可信程度,从而促进了市
场经济活动的圆满完成,维护了证券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关系之所以
会成为一个问题,最关键的一点是因为代理人的目标函数并不总是和委托人的目标函数
相一致。所以,委托-代理问题的核心在于委托人如何通过一套激励机制促使代理人采取
适当的行动,最大限度地增进委托人的利益。从信息非对称性的角度,委托代理问题可以

 

分为两类:
  一类是逆向选择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契约的一方在订立契约时就已经掌握了契约
其他方却不知道的信息,即在签订合约时只有他自己知道而对方不知道的某些信息。该方

 

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在交易中总是做出有益于自己而不利于别人的选择。
  另一类是道德风险问题,其基本含义是在经济活动中,立约的一方凭借所掌握的信
息优势,为最大限度地增加自身利益而采取不利于他人的行动。产生道德风险的根源之一
是信息的非对称性。然而,当信息对称时,委托人和代理人尽管有不同的效用目标函数,
但道德风险问题基本上不会存在。产生道德风险的另一个根源是不确定性。在注册会计师
审计公司的财务报告的过程中,如果公司的财务报告确定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中,委托
人完全可以与注册会计师进行关于审计费用的博弈,不受任何其他因素的干扰。产生道德
风险的第三个根源是契约不完全。我们知道,委托代理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契约关系。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