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项目成本控制下的项目造价管理探究

  摘要:从 管理 本身的内涵来看,其内存有动态、过程的特征。由此,造价管理实则
包括了造价概算、造价管控和结算等三个主要环节。之所以引入了成本控制这个要件,在
于它可以作为项目造价管理的具体手段,即通过三个环节的成本控制来实现造价管理目
标。在构建具体的管理模式时,应围绕着造价概算、造价管控和结算等三个环节展开。
  关键词:项目造价;成本控制;造价概算;造价管控;结算

  在工程项目领域历来对造价控制极为关注,这不仅是推动工程建设顺利实施的必要

前提,也是最终获得预期经济效益的保障。那么如何看待项目造价管理工作呢?从 管理
本身的内涵来看,其内存有动态、过程的特征。由此,造价管理实则包括了造价概算、造价

管控和结算三个主要环节。以 三超 现象的普遍发生机理而言,也在于对上述三个环节缺

乏足够有效的管理措施。那为何又引入了 成本控制 要件呢?笔者认为,前者可作为后者
项目造价管理的具体手段,即通过三个环节的成本控制来实现造价管理目标。
  从现有文献中可以看出,许多作者都关注于会计成本的控制问题。对此笔者表示反对,
在造价管理中还应借助对隐性成本的控制来提升管理效果。为此,这也构成了本文立论的
出发点之一。
  鉴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1 对项目成本控制的认识
  对项目成本控制的认识,实则要求对成本构成进行认识;而控制只是个工程技术手
段而已,故不成为本文讨论的范畴。上文已经提到,不仅应关注传统的会计成本(显性成
本),还应在经济学视角下关注隐性成本。以下将围绕着这两类成本展开论述。
  1.1 对显性成本控制的认识
  显性成本在项目成本范畴中可分为人工成本和原料成本两大部分。具体而言,如下所
述:
  1.1.1 人工成本。人工成本主要以工资形态而存在,但在项目施工阶段仍然包含津贴
和补助等福利性货币支出。实践表明,人工成本的大小不仅与参与施工的人数有关,也与
施工周期有关。在很多时候,往往因工期延误而导致了人工成本提高的现象。
  1.1.2 原料成本。受到不同项目内容的决定,原料的理化特征自然有所不同。但从交换
的角度来看,都来源于一定量货币的支出。根据统计数据可得,购买原料的经费占总预算
的 70%~80%。不难看出,成本控制的重点应在于节约和高效的使用原料。
  1.2 对隐性成本控制的认识
  对于项目建设方而言,隐性成本显得较为陌生。从影响造价管理的角度来看,隐性成
本主要包括机会成本和沉淀成本两大类。尽管隐性成本控制并不直接影响造价管理,但它
对于资金优化配置的意义却不能小视。企业往往面临着多个实施方案的选择活动,从而在
进行投资分析中必然会进行定量分析(如树支分析法)。这样一来,实则就是在对机会成
本的最大规避。沉淀成本的产生往往源于施工设备的专用性使然。因此,控制沉淀成本发
生的方法就在于,针对使用专用设备时考虑是否通过租赁来替代购置。不难看出,这本身
就反映在租赁费用与折旧(包含物理磨损和精神磨损)间的比较之中了。
  以上从两个方面所展开的认识,实则告诉我们:利用成本控制进行造价管理,起点
应是方案论证开始阶段;若是项目发包方,起点则是项目竞标阶段。
  2 认识引导下的造价管理的要求
  在构建造价管理前还应确定其要求,这本身也构成了造价管理的路径指向。根据上文
对造价管理的三段式解构,以下可从三个方面进行要求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