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监理在作业技术准备状态的质量控制

  

 

摘要 作业技术准备阶段是指施工前,施工单位是否按照预先计划的安排落实到位的情

况,包括配置的人员、材料、机具、场所环境、照明、安全设施等等。做好施工准备阶段的检
查,有利于实际施工条件的落实,避免计划与实际两张皮,承诺与行动相脱离,在准备

 

工作不到位的情况下贸然施工。

 

 

  关键词 监理;作业技术准备;质量控制

  0 

 

引言

  施工过程体现在一系列的作业活动中,作业活动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施工过程的施
工质量。监理工程师要对施工过程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监督、控制与检查。就整个施工
过程而言,可按事前、事中、事后进行控制。特别是在事前,从施工准备阶段入手,对原材
料严加控制,对关键的环节控制到位,对作业环境控制,对施工机械监管,施工人员资

 

质审核,这些措施从技术上、安全上、管理上帮助承包单位高标准的完成工程任务。
  1 

 

作业技术准备状态的质量控制措施

  1.1 

 

作业技术交底的控制

  作业技术交底是对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的具体化,技术交底要紧紧围绕和具体
施工有关的操作者、机械设备、使用的材料、构配件、工艺、工法、施工环境、具体管理措施等
方面进行。关键部位,或技术难度大、施工复杂的检验批,分项工程施工前,承包单位的
技术交底书(作业指导书)要报监理工程师。经监理工程师审查后,如技术交底书不能保
证作业活动的质量要求,承包单位要进行修改补充。没有做好技术交底的工序或分项工程,

 

不得进入正式实施。
  1.2 

 

进场材料构配件的质量控制

  1)凡运到施工现场的原材料、半成品或构配件,经监理工程师审查并确认其质量合
格后,方准进场。凡是没有产品出厂合格证明及检验不合格者,不得进场; 2)进口材料
的检查、验收、应会同国家商检部门进行。如在检验中发现质量问题或数量不符合规定要求
时,应取得供货方及商检人员签署的商务记录,在规定的索赔期内进行索赔; 3)材料构
配件存放条件的控制。质量合格的材料、构配件进场后,到其使用或安装时通常都要经过
一定的时间间隔。在此时间内,如果对材料等的存放、保管不良,可能导致质量状况的恶
化,如损伤、变质、损坏,甚至不能使用。因此,监理工程师对承包单位在材料、半成品、构
配件的存放、保管条件及时间也应实行监控。对于按要求存放的材料,监理工程师在存入
后每隔一定时间(例如 1 个月)可检查一次,随时掌握它们的存放质量情况。此外,在材
料、器材等使用前,也应经监理工程师对其质量再次检查确认后,方可允许使用;经检查
质量不符合要求者(例如水泥存放时间超过规定期限或受潮结块、强度等级降低),则不

 

准使用,或降低等级使用。
  1.3 

 

作业环境状态的控制

  所谓作业环境条件主要是指诸如:水、电或动力供应、施工照明、安全防护设备、施工
场地空间条件河通道,以及交通运输和道路条件等。这些条件是否良好,直接影响到施工
能否顺利进行,以及施工质量。例如,施工照明不良,会给要求精密度高的施工操作造成
困难,施工质量不易保证;交通运输道路不畅,干扰、延误多,可能造成运输时间加长,
运送的混凝土中拌和料质量发生变化(如水灰比、塌落度变化);路面条件差,可能加重
所运混凝土拌合料的离析,水泥浆流失等等。所以,监理工程师应事先检查承包单位对施
工作业环境条件方面的有关准备工作是否已做好安排和准备妥当;当确认其准备可靠、有
效后,方准许其进行施工。监理工程师应检查施工承包单位,对于未来的施工期间,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