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发电厂锅炉运行分析

前言
  通常锅炉受到来自设备内部和外部

(如汽轮机进气量的变化)的扰动,锅炉运行状态往

往是不稳定的。当锅炉运行时间长时,锅炉内部产生大量水垢,使用锅炉软化水冲洗可以增
加锅炉使用寿命。在运行过程中,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维持其运行的相对稳定。
  

1 锅炉运行水位的调整

  水位调节的目的是保证汽水平衡,即主汽量与给水量相等,防止水位波动过大。水位过
低,则可能会导致下降管带汽,使循环水的流动压头减小,自然水循环的安全性降低,如
果给水中断而锅炉的连续运行时,则可能在几十秒内就出现

“干锅”。水位过高,汽水分离空

间高度减小将造成蒸汽带水,蒸汽的品质恶化,严重时还会出现汽泡满水,造成蒸汽大量
带水,含盐量过高的蒸汽使过热器严重结垢,导致管壁超温爆管,还会造成主蒸汽管道和
汽轮机的水冲击,影响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此外,还要保持水量与蒸发量的平衡,防止出
现缺水

(或满水)事故。运行中根据负荷的变化情况及时调节给水流量,不间断地通过水位表

监督锅内的水位。锅炉水位应经常保持在正常水位线处,并允许在正常水位线上下

50~之

内波动。为了使水位保持正常,要根据锅炉的负荷调节水位。锅炉在低负荷运行时,水位应
稍高于正常水位,以防负荷增加时水位降得过低

;锅炉在高负荷运行时,水位应稍低于正常

水位,以免负荷降低时水位升得过高。在锅炉运行中应做到补水平稳、均匀,因为水位的变
化会使蒸汽压力、蒸汽温度发生波动。给水的时间和方法要适当。给水的时间间隔过大,一次
给水量过多,则汽压很难稳定

;不要在燃烧减弱时给水,这会引起汽压下降。有时,锅炉负

荷变化会引起汽泡水位的变化,造成虚假水位。这里不要急于调整,如负荷急剧上升时,水
位先上升,这时由于蒸发量大于给水量,水位上升是暂时的,很快就要下降,当负荷突然
减少很多时,锅炉水位会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现象。因而不着急调节给水,应加强监视,保
证燃烧稳定。
  

2 锅炉运行汽压调整

  作为锅炉运行监控的主要参数之一的蒸汽压力,是指过热器的出口压力。它的高低直接
影响汽轮机设备的安全和经济,一般规定其数值与额定值的偏差范围不超过

±0.05~0.1MPa。

汽压变化受外部和内部两个因素的影响。外部因素主要指外界负荷的正常增减及事故情况的
大幅度甩负荷。蒸汽压力的变化实际上是锅炉蒸发量与外界负荷之间的平衡关系被破坏的结
果。负荷变化对于锅炉是客观存在的,因此蒸汽压力就是调节锅炉蒸发量的调节。由于蒸发
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燃烧工况,所以蒸汽压力调节实际上就是燃料量与风量的调节。无论何
种扰动使蒸汽压力变化,都应改变燃煤量及风量,同时兼顾汽泡水位及蒸汽温度的调节。当
负荷减少时,汽压升高。
  如果此时水位高,就应先减少燃料量和送风量,减弱燃烧,再适当减少给水量或暂停
给水,使汽压和水位稳定在额定范围内,然后再按正常情况调整燃烧和给水量

;如此时水位

低,应先加大给水量,待水位正常后,再根据汽压和负荷情况,适当调整燃烧和给水量。当
负荷增加时,汽压下降。如此时水位高,就应先减少给水量或暂停给水,并增加燃料量和送
风量,加强燃烧,提高蒸发量,满足负荷需要,使汽压和水位稳定在额定范围内,然后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