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目标管理:

SMART 原则

SMART 原则简介
目标管理是使经理的工作变被动为主动的一个很好的手段,实施目标管理不但是有利于员
工更加明确高效地工作,更是为未来的绩效考核制定了目标和考核标准,使考核更加科学
化、规范化,更能保证考核的公开、公平与公正。毕竟,没有目标你是无法考核员工的。
目标管理由管理学大师

Peter Drucker 提出,首先出现于他的著作《管理实践》(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一书中,该书于 1954 年出版。 根据 Drucker 的说法,管理人员一定要避免
“活动陷阱”(Activity Trap),不能只顾低头拉车,而不抬头看路,最终忘了自己的主要目
标。

 MBO 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企业战略规划不能仅由几个高管来执行,所有管理人员都应该

参与进来,这将更有利于战略的执行。另一个相关概念是,企业要设计一个完整的绩效系统,
它将帮助企业实现高效运作。

 由此,可以将目标管理视为 Value Based Management(价值管

理)的前身。
制定目标看似一件简单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过制定目标的经历,但是如果上升到技术的层
面,经理必须学习并掌握

SMART 原则。

所谓

SMART 原则,即是:

  

1. 目标必须是具体的(Specific)

  

2. 目标必须是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

  

3. 目标必须是可以达到的(Attainable)

  

4. 目标必须和其他目标具有相关性(Relevant)

  

5. 目标必须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Time-based)

无论是制定团队的工作目标还是员工的绩效目标都必须符合上述原则,五个原则缺一不可。
制定的过程也是自身能力不断增长的过程,经理必须和员工一起在不断制定高绩效目标的
过程中共同提高绩效能力。
特别注明:有的又如此解释此原则
  

——S 代表具体(Specific),指绩效考核要切中特定的工作指标,不能笼统;

  

——M 代表可度量(Measurable),指绩效指标是数量化或者行为化的,验证这些绩效指

标的数据或者信息是可以获得的;
  

——A 代表可实现(Attainable),指绩效指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避免设立

过高或过低的目标;
  

——R 代表现实性(Realistic),指绩效指标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证明和观察;

  

——T 代表有时限(Time bound),注重完成绩效指标的特定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