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做好建筑材料的试验和检测思考

 

1 对于进行检测的项目 

  对于在施工过程中所应用到的各种基础材料在施工前期必须进行一系列的进场检测,
当检测结果达到本行业、国家以及当地相关部门所规定的各项指标标准时才可以被批准进场。
 
  例如,水泥,作为施工基础原料之一,我们就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对其安定性、强度、
凝结时间等进行相关检测;此外,对于一些高新材料还需进行一些额外的相关测试。总而言
之,我们进行材料检测的诸多方法步骤都是为了之后的工程施工安全以及质量过关等作好
准备工作。这一工作环节被要求做到尽量的全面且细致。

 

  

2 关于抽取样本的代表性 

  对于所抽取的样本,一定要确保其具有代表性。一般的,对于一批材料,我们将对其不
同部位进行广泛取样。

 

  而对于钢材等成型材料则需要采取从其不同部位截取样本的取样方式。取样的准确性很
大程度上影响着对整批材料质量的判断,各种在取样过程中发生的微小偏差都会导致巨大
的试验误差、甚至有可能得到与实际情况相反的结论。

 

  但是,实际上,在检测的过程当中,经常会出现抽取样本过少、不具普遍性等状况。

 

  

3 环境问题对建筑材料的影响 

  许多建筑材料在一定的温度湿度作用下,会发生变质反应,不同的建筑材料有规定的
检测环境,所以在检测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使检测环境满足标准要求。

 

  例如,

GB/T1346-201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及

GB/T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 法)》中都对水泥的检测温、湿度及养护的温、
湿度做了严格的规定。要求水泥实验室的温度为

20

℃±2℃,相对湿度不低于 50%。 

  水泥的养护温度为

20

℃±1℃,相对湿度不低于 90%。如果在水泥的检测、养护过程中,

对检测、养护的环境条件没有控制好,检测结果将产生很大误差,往往容易将合格的结果检
测为不合格。

 

  

4 加荷速度对建筑材料的影响 

  在一般温度的环境下,如果对材料进行力学相关性能的检测的时候加荷速度达到一定
程度,那么检测过程就会因为受到加荷速度的影响使得检测出的材料强度值高于材料本身
的性能。所以,在材料检测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加荷速度的均匀度。

 

  一旦试件在检测过程中出现变形或者被破坏的趋势,就要停止检测工作,而进行对相
关测试机械的调试,知道测试出该试件荷载值的最大值为止。

 

  

5 关于材料检测过程中出现的误差问题 

  在材料检测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诸多误差情况可以被大致分为三种。首先,是在同一组
试件之间所出现的误差,对于这种误差,当所得结果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时候是被允许
存在的,不过一旦结果数据超出了规定所允许的范围就要进行重新的试验了。另外,还有一
种误差被叫做平行误差,顾名思义,就是讲同一样品分割为多个试样,分别作出平行试验
其得到的结果之间的误差。此外,还有一种误差是源自于同种材料在不同的试验设备的分别
检测后其结果之间产生的误差,这种误差通常叫做对比试验误差。这种实验通常是把例如水
泥、钢筋等一些质地较为均匀的材料样品分为均等两个样品,其中一个样品交给当地质监部
门进行相关检测,另一个则留在本身单位自行作出相应检测,之后对两组测试结果进行比
较分析,如果产生的误差较大,则要寻找出其原因所在并加以改进。

 

  这种相关试验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以每年一两次的频率进行实际操作,来保障本单位的
试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