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施工图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土建工程不论规模大小

,工期长短,但由于其功能和所处的地理环境的不同,地质条件的差

,工程结构形式的多变,在施工图设计中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在多年实际工作中常会遇到

一些问题

,深深地感到如设计人员多加注意且与施工技术人员多加交流有些问题是可以避免

的。以下针对这些方面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建议

,供设计工作者参考使用。 

  

 

  

1、设计图纸要注明工程使用年限 

  

 

  工程合理使用年限是指从工程峻工验收合格之日起

,工程的地基基础,主体结构能保证在

正常情况下安全使用年限

,建筑物的合理使用年限就是一个具体的数字,只有将该数字明确地

标注在峻工图和保修书中

,才能清楚表明该建筑物的具体使用寿命。 

  

 

  

2、楼梯净空高度要标明注细 

  

 

  楼梯净空高度是指梯段下或平台下净空高度

,需注意的是,当有平台梁或其他构件时,楼

梯净空高度应指平台梁或其他构件底下的净空高度

,楼梯净空高度,一般建筑物不应小于

2.0m,公共建筑物不应小于 2.2m,次要建筑物不应小于 1.9m,装修后的净空值。 
  

 

  

3、须注明栏杆高度 

  

 

  民用建筑中阳台

,外廓,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栏杆高度涉及安全问题,栏杆高度

应超过人体重心高度

,才能避免人们靠栏杆时因重心外移而发生外倾坠落事故。栏高净高正

确作法应是从挡物线上至扶手顶为

1.05m,或栏杆高度从板面至扶手顶为 1.15 m,才能满足规

范要求。

 

  

 

  

4、要交待清楚框架结构中的主、次梁与柱之间的钢筋位置 

  

 

  因为框架结构中梁柱关系比较复杂

,在画钢筋图时人们通常只注意钢筋数量与形式的表

,却忽略了主梁、次梁与柱之间钢筋位置的交待,常见的画法分别给出粱、柱的剖面配筋,然

后在说明中给出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且给出的梁柱钢筋保护层厚度往往是一致的,但在实际工

程中

,主粱、次梁与柱的主筋位置决定了三者的保护层厚度是不可能相同的。因为柱的主筋要

放在主梁主筋的外侧

,而次梁的主筋又要放在主梁主筋的上面,如在图中不交待清楚,将会给

施工带来很大的麻烦

,最突出的问题是,粱柱按统一的保护层厚度制作了箍筋,绑筋时却发现

梁箍筋尺寸做大了

,起不到固定主筋的作用,且现场调整很困难。正确的作法是,在已有剖面配

筋图的基础上

,再补充一个主次梁与柱主筋的位置节点详图,说明中要把粱柱钢筋保护层度交

待清楚

,保护层具体尺寸要按钢筋位置节点图推算,在计算箍筋尺寸时,一定要注明钢筋保护

层的厚度。

 

  

 

  

5、钢筋混凝土上层纵向钢筋间距过小 

  

 

  设计规范规定

,钢筋混凝土梁上层纵向钢筋最小净距应为钢筋最大直径的 1.5 倍.且不应

小于

30 m.m.,在符合上述要求的极限值时,振动棒要从梁上部插入粱中振捣混凝土都有一定

难度

,可是有的设计人员为了降低粱的高度和满足其他方面的要求,忽视了梁上层钢筋的间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