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低倍聚光系统之我见

最近在山东、江苏、江西几地考察了多个硅料、硅片公司,觉得我们国内生产的光伏电池组件
和国外还是有差距的。

" G" K. q' }9 V* n- Y

        首先,以改良西门子法为例,国外每公斤 69 到 99 硅的电耗估计不到 100 度,而江苏
某公司声称自己生产的

79 硅电耗可达 160 度,如果是真的,个人认为已经是不小的进步了。

前年还听说四川某公司是

300 度电。

        然后,硅片厚度,现在国内几个公司都能做到 180 到 200 微米,少数能做到 170 微米,
个别在往

120 微米努力,好像我们切片方面还可以。

        第三,产能方面,从这几个大公司的规划产能来看,如果大部分能够达产, 2010 年的
产能将达到

10 万吨,将一举突破现在硅料供应紧张的瓶颈。

5 H" n0 e3 a% w; e5 F  E  M: J

        第四,算算硅料价格。太阳能级硅料的价格最高似乎摸高到 400 美元每公斤,现在已经
回落到

150-200 美元每公斤,预计 2010 年产能大增后,国外的硅料售价理论上大概能到 50

美元每公斤。但是,会不会卖这么便宜就要看我们是否争气了。目前,硅料的能耗是其成本
的极其主要的方面,冶金硅很便宜,设备和电耗构成硅料生产的主要成本。硅料的成本目前
大约是

20-30 美元每公斤,近两年可能略有降低,因此 50 美元的售价是合理的。但是,由

于我们的电耗应该没那么快下来,生产技术比国外略逊,因此估计成本在

40 美元左右,

2010 年顺利达产的话,卖个 70 美元属于正常的。

# e. j+ c/ B+ \- o1 b: _5 u

        第五,算算 2010 年的系统价格:按照目前 200 美元每公斤的价格,硅料在组件里的成
本约占到一半,因此反推在组件中,硅料以外的成本大约为

15 元人民币每峰瓦,硅料大约

也是

15 元。硅料价格两年后如果降到 70 美元,大约降了 10 块钱每峰瓦,只有 5 元每峰瓦,

那么组件价格就大约是

20 块每峰瓦。对于并网系统,控制、逆变、支撑方面的价格大约是 20-

30 元,也取个中值,算 25 元,一平米多晶硅组件大约 140 峰瓦,需要的逆变控制支撑总价
格为

3500 块,合每峰瓦 50 块。但是,即使这样算,光伏电力的上网电价仍然有 2 块多钱,

不要说跟常规化石电力,就是跟风力发电的

6 毛钱和生物质能发电的 4 毛到 6 毛的上网电

价都没法比,国家不可能花大价钱支持的。

/ E! A$ ~: D1 o+ M$ s5 v* s% k

        第六,估计估计聚光电池国产化时间。我在济宁也看了一家生产砷化镓晶圆的厂,还亲
自带着手套摸过产品,怕中毒:)。人家生产的

6 吋晶圆,号称能做 9 吋的,做半导体啥啥

的,反正不是给太阳能用。听说国内号称能生产砷化镓高倍聚光电池的厂家也有几个,但估
计离市场产品还有点距离。那么,比较靠谱的就是晶硅低倍聚光电池了。跟几个和中电光伏
有合作的人聊过,说国内少数企业有能力做合格的

10 倍以下的晶硅聚光电池,但还需要继

续努力完善,反正勉强靠的上边了,如果努力的话,两年内应该有门。
        第七,算算低倍聚光系统的价格。两年后光伏组件大约 20 块,估计晶硅低倍聚光电池
组件

40 块,高一倍,应该比较保守了。普通光伏 50 块每峰瓦。不论聚光与否,多晶硅电池

每平米大约

140 峰瓦,也就是普通光伏系统 7000 块人民币每平米的初投资。根据德国某公

司的反射镜报价,

500 元人民币每平米,国产化后我做过估计,大约可以到 300 元每平米。

动力传动控制系统根据跟踪模式不同大约在

200-800 元之间,比较便宜的是一维跟踪的槽

式,比较贵的是定日镜,取中值为

400 块,这个价格对于正负零点二度的二维跟踪精度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