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食品包装环境中机械自动杀菌与人工杀菌的优势对比

 

 食品包装环节是食品加工过程中最后的安全控制环节,包装环境的杀菌方式将直接决定

食品卫生质量的好与坏,可以这样的假设:如果包装环境中含有细菌,那裸露在空气环境
中的食品将有可能被含菌空气二次污染,使得食品的卫生质量存在安全隐患。

 

  

 面对这样的可能,本刊记者专门走访了专业从事食品杀菌技术研发和设备制造的上海

康久消毒技术有限公司,公司技术经理沈杨先生,针对食品包装环境中使用何种方式进行
杀菌展开了深入讨论,希望帮助更多是食品加工企业的技术人员选择适合自身的杀菌方式。

 

  

 沈经理介绍说,对于食品加工业而言,有效地灭杀空气环境中的细菌,方能保证食品

在生产过程中免遭二次污染。所谓的

“人工杀菌”与“机械自动杀菌”的优势比较,即就是“传

”与“现代”杀菌方式的较量。人工杀菌方式包括药剂喷洒、甲醛熏蒸、臭氧、紫外线杀菌方式

等;机械自动杀菌包含:括食品动态杀菌机、洁净室动态杀菌组件等。目前,药剂喷洒、甲醛
熏蒸已基本被淘汰使用,剩余的都是空间环境常使用的杀菌方式,且至于说哪种各种杀菌
方式效果更好,不能明确界定,因为各有优缺点。以下从各种消毒方式的杀菌特性来进行综
述。

 

  紫外线杀菌原理及优势

 

  

 紫外线杀菌原理为:细菌吸收紫外线后,引起 DNA 链断裂,造成核酸和蛋白的交联

破裂,杀灭核酸的生物活性,致细菌死亡,杀菌效率可达

96%~99.9%。其安装方式为,固

定吊装在天花板距地面

2 米(1.5 米效果更好)的高度向下直接照射,按每立方米紫外线灯瓦

≥1.5W 计算出装灯数,每次照射 30 分钟以上。由于紫外线的穿透力较弱,在每次使用前

建议使用酒精棉球擦拭灯管,因此在消毒时,车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尘埃和水雾,
温度低于

20

℃或高于 40℃、相对湿度大于 60%应该适当延长照射时问。 

  

 紫外线灯的使用时间和辐照强度成反比,一般使用寿命不得超过 1000 小时就须需更

换灯管,建议使用过程中配备紫外线照度计监测辐照强度,也可记录使用时间作为更换灯
管依据。由于紫外线的辐照对人体皮肤、眼睛有危害,所以也不能在有人的情况下使用。

 

  

 紫外线消毒技术具有较高的杀菌效率,运行安全可靠。紫外线消毒仅需几秒钟即可达

到同样的灭杀效果,且由于不投加化学药剂,而不会对水体和周围环境产生二次污染。臭氧
的杀菌原理及优势

 

  

 臭氧的化学式是 03,比空气重。臭氧是种广谱杀菌剂。臭氧灭菌属溶菌级,杀菌彻底,

无残留,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芽孢、病毒、真菌等,并可破坏肉毒杆菌毒素,不仅对各种细
菌有极强的杀灭作用,对杀死霉菌也很有效。影响臭氧杀菌的因素有湿度、温度、新鲜空气量、
臭氧发生量、臭氧杀菌时间等,可同步对空气、物体表面、水进行消毒。

 

  

 

  

 臭氧消毒并不是闻到臭味就表明在杀菌,一般而言,臭氧消毒时室内相对湿度

≥70%,臭氧浓度≥20mg/m3,消毒时间为 30 分钟以上,杀菌率达 93%~100%。臭氧产生
的原理为:将空气中的氧离子电离成活性氧,所以,所以工业使用需要配套制氧机或氧气
管,方可保证足够的新鲜空气。臭氧消毒时对人体有毒性作用,因此不能在有人的情况下使
用,而且消毒后须在关机

40 分钟后方能进入车间。 

  食品动态杀菌机的杀菌原理及优势

 

  

 食品动态杀菌机是近年来才被广泛使用的消毒技术,主要用于食品企业的包装、冷却

及灌装环节。其杀菌消毒原理为:通过特殊的脉冲信号使得

NlCOLER 发生腔产生逆电效应,

生成大量的杀菌因子,整个杀菌过程只需

0.1 秒,使生产车问的环境保持在相对的“无菌无

”状态。在对车间进行消毒时,人可同时在车问内工作,对人体没有任何危害。所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