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幼稚工业保护理论与政策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的一体化发展,国际贸易愈演愈烈。各国渐渐的贸易逐渐加强,虽然

各国都提倡自由贸易。但是由于各国必然有些产业是自己的薄弱的产业,竞争不过一些具有

绝对优势的一些国家,必然会采取一些措施从而来保护本国的一些弱势的产业,也就是幼

稚产业。对于幼稚产业的保护虽然可以保护本国的一些产业,但它也有不好方面。所以,各

国要采取合适的方法来保护本国的幼稚产业。

关键词:幼稚产业、保护措施、合理运用、保护制度

一、幼稚工业保护理论产生的背景

18 世纪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开创了机器大工业取代手工场的时代。

同时一系列资本主义国家也开始相机进行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制度开始在世界普遍建立。资

本主义是一种开放的经济形式,它要求对外扩大市场以满足国内工业产能,以避免造成产

能过剩,否则就会违背资本主义资源最优配置的要求。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

-亚达·斯密的

绝对优势理论 已经不能在解释是否应该对幼稚产业进行保护的问题。

现实的需求刺激了幼稚产业保护理论的产生,

18 世纪后半期刚刚结束战争的美国迫切

需要发展国内产业,第一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在其《关于制造业的报告》中最先提出保护思

想,紧接着在

19 世纪中叶由德国的史学派先驱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加以系统化,他的《政治

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则标志这幼稚产业保护了理论的初步完成。

二、幼稚工业保护理论的主要内容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最先由美国当时的财政部长、经济学家 A.汉密尔顿(Hlexander 

Hemilton 1757-1804)提出的。其基本内容是:某个国家的一个新兴产业,当其还处于最适

度规模的初创时期时,可能经不起外国的竞争。如果通过对该产业采取适当的保护政策,提

高其竞争能力,将来可以具有比较优势,能够出口并对国民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就应采

取过渡性的保护、扶植政策。

后经德国的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

.李斯特发展和完善。李斯特对幼稚产业保护理论的

阐述更系统、更深刻,因此这里以他的思想为代表,来介绍幼稚产业保护理论。该思想集

中反映在李斯特

1841 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中,主要有以下几点核心

思想:

 

( 一 ) 经 济 发 展 阶 段 论

李斯特将一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分为五个阶段:原始未开化阶段、畜牧阶段、农业阶段、

农工业阶段、农工商业阶段。他认为,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应采用不同的贸易政策,自

由贸易并不适用于每个经济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