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中国的环境保护民间组织

论文摘要:本文介绍了中国环境保护民间组织发展的基本情况,阐明了中国环境保护

民间组织在社会、经济和环境领域的作用和影响,研究了中国环境保护民间组织的政策和法
律,重点分析了有关环境保护民间组织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一般政策和专门政策。

  关键词:非营利部门,环境保护民间组织,环境保护,民间组织,环境政策,环境法

  当代中国的环境保护民间组织是非营利部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保护环境资源、防
治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重要力量。研究、掌握环境保护民间组织的现状、性质、特点、作用和
发展规律,制定适当的环境保护民间组织的政策和法律,对于发挥环境保护民间组织的积
极作用,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一、环境保护民间组织发展的一般情况

  中国的环境保护组织性活动,绝大多数由中国政府直接支持、赞助、组织和发动,主要
是各种形式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如环境保护宣传月活动、环境日活动;也有少数由部
分公民自发形成的反污染活动和环境保护义务活动,但这些活动一般规模较少、声势不大。
例如,早在

1964 年,因湖北省武汉市葛店化工厂的严重环境污染导致工厂周围居民自发组

织群众活动,忍无可忍的农民曾堵死工厂的出水口,当时的湖北省省长急忙派武装人员将
带头

“闹事”的农民逮捕入狱才平息这次事件[2] .1986 年至 1987 年间,河南省信阳地区接连

发生

3 次特大污染事故,造成农民直接经济损失 100 多万元;由于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

一部分农民便自发地开始

“抗粮”、“抗税”;拖到 1987 年夏,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致使

罗山县

10 个村的上千农民联合要求上访行署以表示对那些践踏农民利益者的抗议,经过县

乡干部苦苦相劝,才暂时平息了风波

[3] .

  在中国,按照西方标准的纯民间环境保护组织虽然很少,但近几年已屡有所闻。例如,
辽宁师范大学学生、生物系团委书记许岩于

1985 年发起成立了

“爱鸟协会”,这个协会以“传

带、帮

”的形式一级一级地流传至今[4] .据 1989 年 1 月 31 日《中国环境报》报道,安徽一批有

志于环境美学研究的美学专家及其他社会科学工作者成立了一个

“绿色文化与绿色美学研究

会筹委会

”。1991 年,北京大学学生自己组织了一个致力于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事业的“环境

与发展协会

”;吉林大学的几名大学生发起成立了环境保护协会,到 1997 年已有 9 个系 200

多名大学生加盟这个组织。

1992 年 3 月,广州师院生物系成立了有 30 名社员参加的

“环境教

育活动社

”,到 1997 年已有在校学生社员 200 多人。1993 年 3 月,广东省环保学校成立了

“绿色学社”,每年有固定社员 60 多人。据 1995 年 2 月 18 日《中国环境报》报道,1993 年 6
月,四川省道教学者李远国先生在其所居的成都市设立了国际环境教育中心

“绿色文明俱乐

”,发起了名为“为了唯一的地球”的全国签名运动,该签名运动得到藏密气功领导人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