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重振实体经济 探寻中国经济原动力”系列报道
  

2002 年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煤炭行业经历了“黄金十年”。然而,今年 5 月

以来,由于世界经济增长乏力,中国经济也受到影响,有市场人士惊呼煤炭

“黄金十年”出

现拐点。
  到底是短期波动还是

“拐点”到来?业内众说纷纭。不过,在市场行情不确定时期,总有

一些企业提早转型,在行业低迷期傲视群雄,如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下称

“中煤集

”)。

  以量补价
  

“十二五”末产能将超 3 亿吨

  秦皇岛煤炭网显示,

10 月 10 日—10 月 17 日,环渤海地区发热量 5500 大卡市场动力

煤综合平均价格报收

639 元/吨,与去年年底的 808 元/吨比较,累计下滑幅度超过 20%。

  数据显示,

2011 年全国煤炭产量超过 35 亿吨,新增产能达到 9500 万吨。

  内蒙古包头市中兴能源储运经销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销售困难,

原来每个月煤炭生产量能达

60 万吨,但现在开采量只有 30 万吨。”公开资料显示,目前,

内蒙古鄂尔多斯的

300 余个煤矿中,已有 200 个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陕西榆林 70%左右

的煤矿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停产和半停产以中小型煤矿为主。
  相比国内煤矿企业的普遍不景气,央企中煤集团却逆势发展。中煤董事会秘书周东洲接
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

“虽然煤价下滑,但与其他产品相比,煤炭产品还是有较高

的利润空间。中煤还是按照年初的目标来生产,在去年产量的基础上增加了

5%,采取以量

补价的方式增厚业绩。

”目前,中煤集团可控煤炭资源量达 435 亿吨,比 2008 年翻一番;正

在争取的资源量

188 亿吨,生产和在建煤矿产能达到 2.58 亿吨,“十二五”末煤矿产能将超

3 亿吨,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掌控资源生命线
  

3 年利润增长近 50 亿元

  

2008 年 10 月,国资委在中煤开展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试点工作,调整了公司领导班

子,中煤步入转型快车道。
  

2008 年到 2011 年,中煤原煤产量从 1.14 亿吨增长到 1.64 亿吨;营业收入从 712 亿元

增长到

1150 亿元;利润总额从 113 亿元增长到 162 亿元,2011 年净利润在央企中排名第 13

位。
  由于历史原因,中煤集团资源不足,优质资源较少。为此,中煤把握政策机遇,开始与
山西、内蒙古、陕西等资源富集地方政府积极合作。
  中煤集团以增资扩股方式,成功控股山西金海洋公司,新增资源量

11 亿吨、煤炭产能

1020 万吨,巩固了晋北的区域优势;与内蒙古博源集团达成合作,控股其“两矿三化”,增
加优质煤炭资源

22 亿吨、煤炭产能 2000 万吨;争取山西省政府支持,成为山西地方煤矿整

合主体中唯一央企,在大同、朔州、临汾等地整合煤矿

54 座,整合后保留 22 座,产能提升

2880 万吨;收购大唐集团持有的银河鸿泰公司股权,实现对该公司的绝对控股,增加沙

拉吉达井田煤炭总资源量

16.6 亿吨;与延安车村煤矿合作,建设规模 300 万吨/年的禾草沟

煤矿

……扩张的脚步也迈向了海外,中煤集团第一个海外资源项目——澳大利亚哥伦布拉

勘探项目获得资源量

12.97 亿吨。

  

“现在看来,如果这几年不获取资源,在资源获取的代价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大的形

势下,中煤集团将错失一轮发展机遇。

”周东洲深感当初决策的正确。

  经过审慎决策,中煤集团提出加快建设山西、蒙陕、江苏、黑龙江、新疆五大基地的区位
战略。中煤集团总经理王安在谈到五大基地关系时说:五大基地是一个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的有机整体,核心是建设平朔循环经济示范区和蒙陕煤电化基地,使之成为中煤发展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