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林西矿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

摘要:以实际资料为依据,结合对《煤矿防治水规定》的理解,提出林西矿矿井水文地质类
型为复杂型的结论。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4/view-1554614.htm

  关键词:矿井

 水文地质类型 防治水 

  

1 概况 

  林西矿井位于开平煤田东北隅的西南部,井田内地势较平坦。原地形总的特点是:东北
部及井口区较高,海拔高度

+50m 左右,为基岩裸露区和风化残积坡积区;西部和西南部较

低,海拔高度

+30~+40m,均被第四系松散沉积物掩盖。林西矿属山前冲积平原地貌,可分

为丘陵地貌、风化侵蚀残积坡积地貌、河流冲积地貌、人工采矿活动形成的沉陷地貌。井田内
及其附近有两条季节性河流和一个主要地表塌陷积水坑。

 

  目前,林西矿主要有

5 个开采煤层,有 1 个主井、2 个副井和 2 个风井,采用多阶段排

水,排水设备多,转排系统复杂。

 

  林西矿煤系地层全厚约

500m。其中,可采煤层(7、8、9、11、12)主要分布在上石炭系的

赵各庄组和下二叠系的大苗庄组,总厚约

10.90m。 

  

2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林西矿井田自下而上共有

7 个含水层: 

  ①奥陶系石灰岩岩溶裂隙承压含水层;

 

  ②

14 煤层至唐山石灰岩砂岩裂隙承压含水层; 

  ③

12 煤层至 14 煤层砂岩裂隙承压含水层; 

  ④

5 煤层至 12 煤层砂岩裂隙承压含水层; 

  ⑤

5 煤层顶板砂岩裂隙承压含水层; 

  ⑥

A 层以上砂岩裂隙承压含水层; 

  ⑦第四系冲积层孔隙含水层。

 

  目前,矿井主要充水水源为上述的②、③、④、⑤。

 

  

2.1 含水层特点 

  该含水层以细~粉砂岩为主,夹

2~3 层中砂岩、细砂岩,泥、硅质胶结,裂隙较发育,

含水性弱,岩石破碎段有滴、淋水。据简易水文资料统计,钻至该层段时,泥浆冲洗液均无
消耗,井下工程揭露该含水层时大多无水,或水量不大。该含水层属弱含水层。

 

  

2.2 含水层特点 

  该含水层以灰、浅灰色中、细砂岩为主,局部有粗砂岩。砂岩总厚度约占段距的

1/2~

2/3,以硅质胶结为主,致密、坚硬、裂隙较发育。矿井各水平运输巷多施工于此层段中,均
有滴淋水和涌水现象,岩巷涌水量一般为

1.10m3/min,占矿井总涌水量 1.2%。 

  

2.3 含水层特点 

  该含水层多以灰、浅灰色粉砂岩和泥岩为主,细~中砂岩只占

1/3 左右。据简易水文资

料统计,绝大部分钻孔泥浆消耗量小于

0.25m3/h,采掘工程揭露时涌水量不大。井田西部受

构造影响,裂隙较发育,采掘工程揭露该层时涌水量为

0.20~0.35m3/min。井田东部构造较

简单,工作面涌水量一般小于

0.20m3/min。 

  

2.4 含水层特点 

  含水层岩性以青灰色中、细砂岩为主,含粗砂岩,硅质胶结、坚硬、裂隙发育。为矿井采
掘工程主要充水水源,属含水丰富的含水层。浅部

5 煤层为可采煤层的首采煤层,初次放顶

后,涌水量较大,回采工作面涌水量一般为

1.20~1.50m3/min。在构造简单的单斜地区,基

岩裸露或第四系掩盖较薄的部位,矿井涌水量较小,回采工作面一般不大于

1.0m3/min。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