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中医医院儿科常用方剂目录

.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二陈汤用半夏陈,益以茯苓甘草成;理气和中兼燥湿,一切痰饮此方珍。

2.四物汤《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四物地芍与归芎,血家百病此方通;补血调血理冲任,加减运用在其中。

3.人参乌梅汤(《温病条辨》

 

人参乌梅莲子山,木瓜灸草治舌干。 微热微咳还口渴,实为阴伤久痢牵。

4.人参五味子汤(《幼幼集成》) 
人参五味汤法良,苓术甘草姜枣藏;再加麦冬养肺胃,敛肺止咳保安康。

5.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 
三子养亲祛痰方,芥苏莱菔共煎汤;大便实硬加熟蜜,冬寒更可加生姜。

6.大补阴丸(《丹溪心法》) 
大补阴丸熟地黄,龟板知柏合成方;脊髓蒸熟炼蜜丸,滋阴降火效力强。

7.大定风珠(《温病条辨》)
大定风珠鸡子黄,再合加减复脉汤;三甲并同五味子,滋阴熄风是妙方。

8.大青龙汤(《伤寒论》)
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襄;伤寒无汗兼烦躁,发汗清热此方良。

9.小青龙汤(《伤寒论》) 
小青龙汤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辛夏甘草和五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10.己椒苈黄丸(《金匮要略》)
己椒苈黄金匮方,肠间水气此方尝,脾胃虚弱应慎用,攻逐水饮消腹胀。 

11.王氏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 
王氏清暑益气汤,善治中暑气阴伤;洋参冬斛荷瓜翠,连竹知母甘粳襄。

12.五皮饮(《中藏经》)
五皮饮用五般皮,陈茯姜桑大腹齐,或以五加易桑白,脾虚肤胀此方施。

13.五苓散(《伤寒论》)
五苓散治太阳腑,白术泽泻猪苓茯;桂枝化气兼解表,小便通利水饮除。

14.实脾饮.(《济生方》) 
实脾苓术与木瓜,甘草木香大腹加;草果附姜兼厚朴,虚寒阴水效堪夸。

15.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
五味消毒治诸疔,银花野菊紫地丁,蒲公英与天葵子,痈疮疥肿亦堪灵。

16.小柴胡汤(《伤寒论》)
小柴胡汤和解供,半夏人参甘草从;更用黄芩加姜枣,少阳百病此为宗。

17.止嗽散(《医学心悟》)
止嗽散用百部菀,白前桔草荆陈研;宣肺疏风止咳痰,姜汤送下服之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