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浅谈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实践,分析了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全过程
各阶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具体解决方法,可为工程
造价控制的相关实践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建设项目;工程造价;问题;解决方法

 

  一、我国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我国工程建设领域,存在着技术与经济相分离的状况。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工
程技术人员往往只注重工程质量控制及工程进度控制,忽略对建设项目的投资进行控制。如
果技术人员忽视工程造价,而工程造价的人员又不懂得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工程造价就
难以合理地确定和有效的控制。

 

  

1、建设项目决策阶段 

  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但决策阶段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对
该项目的工程造价有着重大影响。特别是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建设地点的选择、工艺的评选、
设备选用等,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在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方面,一些项目建设标准
水平定的过高,造成许多烂尾工程。在设备选用方面,有些单位大量引用国外进口设备,根
本不考虑设备的可维修性、可靠性、地域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等,导致成本增加。另外,一般
建设单位比较关心大设计方案的美观性和实用功能,而很少过问设计方案经济上的合理性
以至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过多的设计变更,造成建设单位追加工程投资。

 

  

2、建设项目设计阶段 

  我国现行建设项目设计体制上存在的弊端表现为协调与监督机制的不健全。由于目前客
观上存在的专业壁垒,概预算人员大部分只会按图纸套定额进行概预算的编制,对工程设
计的有关专业技术知识知之甚少或根本不懂。另外,招投标是一种典型的市场经济行为,它
给设计单位引入了一种相对公平的竞争机制,但在招投标中的片面性却正在阻碍这种市场
作用的发挥,典型的问题是在评标中片面注意方案设计阶段的招标,将对设计方案的全面
评估变成了单纯的

“选美”,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招标工作。随

着施工过程的逐步铺开,造价失控的情况愈来愈严重,最终导致大幅度的修改设计。

 

  

3、建设项目施工阶段 

  我国目前采取计量与评价分离的工程监管模式,跟踪管理制度尚不健全。合同实施时,
存在着大量的

“阴阳合同”,致使弄虚作假时有发生。另外,有些监理工程师的业务素质差,

对合同、预算和有关规定不熟悉,不应签证的项目盲目签证,不能提供合同外支付的充足依
据;有的现场工程量问题不经核实随意签证,还有的签证单由承包商填写,监理工程师及
业主既不调查也不审核,不负责任地确认,有的承包商为获取高利润,设法巧立名目,弄
虚作假,有意扭曲合同的界限含义,以少报多,蒙哄欺骗,高估冒算,一些施工单位有意
将签证化整为零,达到蒙混过关的目的,导致工程投资的超概现象严重。

 

  

4、建设项目结算阶段 

  在建设项目结算阶段,容易出现虚报工程量的问题,因为建筑工程量是编制工程决算
的基础,工程量正确与否对工程决算数额大小影响极大。有些基建工程由于工期长或由两个
施工单位共同承建,这就存在混淆工期界限,交叉工程量重复计算的现象。有的由于设计变
更,应该调整减少的工程量,在编制决算时不作调整,使工程量多计算。另外,由于监管不
力,或是相关人才的缺乏,导致施工单位提高材料的价格标准,在施工时用低等级材料,
结算时却套用高等级材料价格结算。而有些施工不按企业的资质等及建筑工程类别取费标准
编制的竣工结算,往往又助推了工程造价的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