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2014 年注册质量工程师教材《中级理论

与实务》:第六章

第六章

 质量改进(P223-284)

基本脉络:前面第五章我们学习了关于质量可靠性的分析、试验、管理,提出了各种故

障分析技术和故障报告分析纠正的系统,产品可信性管理的方法。现在我们要学习如何改进

质量。重点是改进工具和六西格玛管理。

【考试趋势】

单选

5-7 题,多选 7-9 题,综合分析 1-2 题。考查方式以理解题为主,以及少量计算题。

总分值

35-45 分。总分 170 分。

【考点解读】

6.1 质量改进的概念及意义(P223-225)

【大纲考点】

一、质量改进的概念及意义

1.掌握质量改进的概念 (重点)

2.熟悉质量改进的意义(必要性、重要性)

山上无涓涓的流水,山下绝不会出现瀑布,人们把这种关系称为

“瀑布效应”。

目前世界各国均重视质量改进的实施策略,方法各不相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Robert 

Hayes 教授将其归纳为两种类型,一种称为“递增型” 策略;另一种称为“跳跃型”策略。

质量改进的步骤和内容

(P225-231)

【大纲考点】

质量改进的步骤和内容

1.掌握质量改进的步骤 (重点)

2.熟悉质量改进的每一步的内容

3.熟悉质量改进的步骤、内容和 PDCA 循环的关系 (难点)

一、质量改进的基本过程

—PDCA 循环

PDCA 循环又叫质量环,是管理学的一个通用模型。美国质量统计控制之父:沃特 ·阿

曼德

·休哈特(Walter A. Shewhart)。休哈特不但在控制方面,而且在改进上都有建树。最早由

休哈特于

1930 年构想,后来被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Edwards Deming)博士在 1950 年再度

挖掘,并加以广泛宣传和运用于持续改善产品质量的过程中。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遵循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