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生物监测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运用

   【摘 要】最近几年,环境监测领域逐渐将生物监测技术应用在工作当中,生物监测属于较
为新颖的技术,主要是指通过采取单独的生物体、群落以及种群等方面给环境带来的变化或
者污染后出现的反应,根据生物学的原理分别评价以及监测对环境受到污染的情况。在环境
监测中生物监测技术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在应用过程具有非破坏性、连续性、敏感性、
综合性长期性以及经济性等优点,其广泛的使用在早期预防环境污染、制定环境标准、评价
环境风险、监测生态环境、监测突发事件以及控制总量等方面,并取得相应的成就。本文分别
从土壤污染、水体污染以及大气污染等方面细致的分析了生物监测的运用,并论述了生物监
测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中的发展前景以及方向。

 

  【关键字】环境监测;生物监测技术;应用

 

  

1.前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人口急剧上升,导致环境受到污染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保护环
境、治理污染问题已经变成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

[1]。通过采取先进的监测方法以及设备

全面的分析给环境带来污染的物质,属于经常使用在环境监测中的方式。但是,随着不断加
深认识环境污染,人类生活健康以及生物群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环境污染的影响。如果仅仅借
助理化环境监测不能将污染物体对生态系统以及生物体影响的程度全面反映出来。所以,在
环境监测领域中运用生物监测技术,分别从各方面研究环境污染物体带来的危害,生物监
测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在环境监测中且受到各方人士的认可。

 

  

2.环境监测中生物监测的应用分析 

  

2.1 土壤污染中生物监测的应用 

  在土壤受到污染时大部分都是相对间接的影响。通过对地下水、土壤、人体以及农作物等
方面的监测分析土壤受到的污染,将生物监测具体应用在土壤污染的监测中,污染物对土
壤微生物以及植物发育生长的具体情况等方面带来的影响。

 

  (

1)动物监测法。采取动物监测的方法对土壤受到的污染进行监测,进行动物监测法

时通常采取蚯蚓作为监测的主要对象,因为蚯蚓有着相对高的敏感性,能够敏感的察觉到
土壤中是否含有铅以及农药等有害物质。另外,土壤内镉物质的含量与蚯蚓体内镉物质的含
量有着相对明显的关联性,属于在土壤污染监测中相对具有实用意义的一种指标动物。

 

  (

2)植物检测法。选择土壤指示植物监测土壤中受到的污染。在土壤遭到一定的污染后,

植物受到污染物的影响出现各方面的不同的反应,并且出现一些相对明显的症状,植物的
生理代谢方面出现异常的情况。例如:植物的表面上有明显的伤斑、呼吸作用变强、植物构成
的成分出现变化、发育生长受到一定的阻碍以及光合作用变低等。

 

  (

3)微生物监测法。具体是通过分析微生物在土壤中群落出现的变化来对生物污染土

壤的程度进行全面反映。在土壤的污染物中人类的尿以及粪是污染源的主要物质,其次到灌
溉污水也会造成土壤生物受到一定的污染。根据计数以及分离土壤中存在的霉菌、放线菌以
及细菌等污染物,对于改变土壤中群系微生物的数量以及结构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根据
监测的情况对土壤受到微生物群系污染的程度以及状况进行全面评价。

 

  

2.2 生物监测在大气污染中的应用 

  大气污染具体是根据生物监测大气环境来对大气质量以及环境被污染的程度进行确定。
在整个生物系中,大气污染最容易给植物的生存带来一定的威胁,植物由于自身具有在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