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电梯的机械装置结构安全设计

    摘要:我国的高层建筑历史发展比较短暂,在解放前期自行设计、施工的高层建筑几乎是
空白。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的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尤其南方沿海地区的发展更加
迅速。今年在武汉开工建设将超过迪拜的高层建筑再一次证明了我国在高层建筑方面已经进
入了世界建筑的先进水平。同时我国在电梯方面不断的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的基本理论、设
计方法、施工经验、达到了能够满足自身发展的水平。现在的高层建筑已经是城市建筑的主要
组成者,电梯也伴随着高层建筑成为了高层建筑配套设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

 

  关键词:电梯

 机械装置 安全设计 

  引言:电梯的使用范围在不断的延伸,随着高层建筑形式的多样化,电梯作为高层建
设配套设施中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世界各国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从安全、适用、经济、环保
等等方面来提高电梯的性能,以确保能够满足各种类型建筑对电梯的要求。

 

  一、电梯的机械装置

 

  现阶段电梯的组成主要包括轿厢、井道底坑、层站、机房、门、曳引、导向、电力、电气、平衡、
安保。电梯的这些组成都是缺一不可的,它们是一部电梯可以安全使用最根本的保证。其中
电梯的安保主要包括保护技术、识别技术、报警技术、快速安装与维护、无机房电梯技术,这
些技术是为了满足使用者自身的安全需要。

 

  我国现在的电梯系统均能够满足人们的基本要求,但是服务水平和质量上与国际先进
水平还存在着差距。近年来因为电梯安全问题造成的事故成上升趋势。导致电梯安全事故的
原因很多,如使用年限超出、超载超重以及电梯的机械装置损坏等等,都会造成电梯的安全
事故。国内电梯事故的发生给相关部门拉响了警钟,需要尽快颁布实施更完善的制度,也给
电梯的设计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电梯的设计者需要积极解决因为电梯本身造成的安全事
故,最终达到杜绝电梯安全事故发生的目的。现阶段我国主要运行的电梯在保护技术和报警
技术上还存在着较大的提升空间,保护技术中的识别技术作为一种安全系数较高的科技手
段在一些发达国家应用的已经非常广泛,但是我们国家普通民众对它了解甚少。报警技术是
电梯安保设施中的组成部分,每当出现突发情况时是使用者获取帮助的最为直接的办法,
然而我国电梯报警技术的设计上过于简单,出现突发情况时使用者往往不能及时得到帮助
容易造成使用者的恐慌甚至导致事故。因此,电梯机械装置还需要从结构、性能等方面不断
的去完善,最终达到不仅能够适用各种类型建筑物的要求,还能满足不同需求使用者的要
求。

 

  二、电梯的机构装置结构安全的评定方法

 

  每一种机械设备从设计研发、批量生产、投入使用都会有相应的安全评定方法,必须通
过安全检查以后机械设备才能够投入使用。我国在电梯设计研发经历的时间还非常短暂,对
于电梯机构装置结构安全评定方法的形成过程是简单到复杂、单一到综合的一个过程。电梯
安全评价方法的应用,发达国家比较早,如加拿大安大略省

TSSA 技术机构在 2003 年以前

就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于 2006  年发布了 ISO/TS14798 

2006《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风险评价和降低的方法》,以指导各成员国开展电梯安
全评价工作,我国据此也颁布了

GB/T 20900-2007《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风险评

价和降低的方法》,并于

 2007 年 9 月正式开始实施。国家颁布的《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

―风险评价和降低的方法》作用是能够全方位的评定电梯各方面性能,确保合格的电梯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