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固体废弃物指的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丢弃的固体和泥状物,如采矿业的废石、尾矿、煤矸
石;工业生产中的高炉渣、钢渣;农业生产中的秸秆、人畜粪便;核工业及某些医疗单位的
放射性废料;城市垃圾等等。若不及时清除,必然会对大气、土壤、水体造成严重污染,导致
蚊蝇孳生、细菌繁殖,使疾病迅速传播,危害人体健康。
    1.“白色污染”  我们用过的大量的废旧农用薄膜、包装用塑料膜、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
具(以下统称为塑料包装物)在使用后被抛弃在环境中,给景观和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破坏。
由于废旧塑料包装物(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大多呈白色,因此造成的环境污染
被称为

“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破坏土壤结构,影响耕地质量和土壤的
透气性、透水性等;二是造成化学污染;三是影响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抑制农作物
的生长发育,造成减产;四是对牲畜有害,牲畜吃了带有地膜的饲料后,会引起消化道疾
病,甚至死亡。
    科学家们针对废塑料难于腐烂、分解的特点,从改变塑料生产的配方和工艺入手,制成
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新型塑料,如淀粉塑料、水溶塑料、光解塑料等,这些塑料在一定条件下,
经一定时间会降解为简单物质或被微生物分解。当然,大面积推广使用可分解地膜还需要相
当长的时间。当前,防止

“白色污染“主要还应从加强回收废旧地膜开始,同时加紧研究无公

害、易回收地膜。

 

    2.废旧电池污染  电池的组成物质在使用过程中,被封存在电池壳内部,并不会对环境
造成影响。但经过长期机械磨损和腐蚀,使得内部的重金属和酸碱等泄露出来,进入土壤或
水源,就会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的食物链。废旧电池的危害主要集中在其中所含的少量的重
金属上,如铅、汞、镉等。这些有毒物质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内,长期积蓄难以排除,损害
神经系统、造血功能和骨骼,甚至可以致癌。电池污染的特点是生产多少废弃多少;集中生
产、分散污染;短时使用,长期污染。
    目前世界上生活垃圾处理主要是卫生填埋、堆肥和焚烧三种方式,混入生活垃圾的废旧
电池在这三个过程中的污染作用体现在:
    填  埋:废旧电池的重金属通过渗滤作用污染水体和土壤。
    焚  烧:废旧电池在高温下,腐蚀设备,某些重金属在焚烧炉中挥发在飞灰中,造成大
气污染;焚烧炉底重金属堆积,给产生的灰渣造成污染。
    堆  肥:废旧电池的重金属含量较高,造成堆肥的质量下降。
    再利用:一般采用反射炉火冶金法,工艺虽然容易掌握但是回收率只有 82%,其余的铅
以气体和粉尘的形态出现,同时冶炼过程中的二氧化硫会进入空气中,造成二次污染,直
接危害操作工人的健康。
    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废旧电池迫在眉睫。由于废旧电池的成分包含有可利用的金属部分,
使得回收利用能产生一定经济价值,实现资源化。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生产的电池达到
15 亿节,这些电池含锌皮 38200 吨,铜帽 600 吨,铁皮 29600 吨,汞 2.48 吨等。
    为了保护环境,可以考虑使用不含汞和镉的环保电池,同时要积极做环境的保护者,宣
传废旧电池的危害性,倡导回收电池,共同保护美好家园。

危害:
固体废弃物就是我们所说的垃圾,它是人类新陈代谢排泄物和消费品消费后的废弃物品。目
前城市居民的生活垃圾、商业垃圾、市政维护和管理中产生的垃圾以及工业生产排出的固体
废弃物,数量急剧增加,成分日益复杂

,大大超过自然界的自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