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月考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每个

分,共 60 分)

1.我们通常说的环境,其中心事物是 (  )

A.生物 B.非生物 C.人类    D.整个自然界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

“红色荒漠”。据此回答 2-4 题 

2.

“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氺蚀作用  

D.沉积作用

3.

红色荒漠

”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4.根据江西丘陵地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农业生产应 (  )

A.大理开荒种田 B.加强综合开发 C.以发展畜牧业为主 D.彻底退耕还林

5.传统的环境观认为(  )

 A.人与自然之间应协调发展

 B 自人类学会制造第一件工具开始,就开始了对自然的征服,但是只有到了工业社会 ,

人类才真正实现了征服自然的愿望

C.人类不是自然界的主人

D 天人合一

6.下列人地观念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相吻合的是 (  )

A.依赖自然而生存的观点   B.改造自然求发展的观点

C 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观点   D.人定胜天的观点

7.下列环境属于人工环境的是 (  )

A.梯田   B 丘陵   C.荒地   D.滩涂

8.现在全球环境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  )

A.自然原因 B 泥石流等灾害频发 C.人为原因 D 大力植树种草

9.下列影响土壤环境质量的因素是

(  )

A.过量抽取地下水 B

   

.大量投施化肥

C.地震

D.寒潮

10

 

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

  

  

A.森林资源      B.矿产资源     C.水资源    D.气候资源

11

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铁矿石         B.石油          C.森林        D.铜矿

12.我们学习用的书本和纸张,原料来自(   )

  

  

A.土地资源       B.矿产资源      C.森林资源    D.水资源

13.我国农村建房缺乏规划,形成众多

“空心村”。其带来的主要问题是(   )

A.水资源紧缺

   B.交通不便     C.土地大量闲置和浪费 D.居住环境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