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到位,监理效果不理想,直接导致监理服务质量的下降,严重影响了监理行业的形象。而
监理责任的缺失,又使建设单位、承包商等各方越发藐视监理的地位和作用。我国现在的
监理企业挂靠严重,往往一个地区大大小小的监理企事业几十家,但真实的只有几家,
大多数为挂靠外地甲级监理企事业的私人性质的皮包公司。这些公司不择手段地把监理业
务抓到手,然后临时性才拼凑监理队伍,管理水平可想而知。

工程监理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规范各参建主体单位的建设行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实行有效且充分地监督加强对
监理企业的宏观管理,建立健全建筑市场的准入制度,加强对外来企业的监管力度,同
时应加强收费最低标准的管理力度,保证监理企业完成全部监理工作的最低费用和基本
利润;监理单位应自觉不采取降低费率的办法承揽业务,不互相杀价以削弱发展后劲,
而应携手依靠行业协会的作用共谋远景;建设单位应理解和支持监理企业的规范化运作 ,
按国家建设监理法律法规的规定放手让监理企业发挥作用,在监理费率上不折不扣,在
监理酬金支付上不拖不欠。
    拓宽监理企业的业务范围。中国建筑业要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开拓国际市场,就
必须全面与国际惯例接轨。面对变幻莫测的国际竞争市场,与国际惯例接轨工程监理企业
自身应该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只有懂得并真正吃透国际惯例、法规、标准等,才有
可能按国际惯例进入国际市场,同时受到国际法律的保护。真正担当起全方位监理任务的
监理企业,都是要对监理工程师的地位、资格、职责、义务、工作方式以及同建设单位、承包
商等关系在法律经济上的定格。具体服务的业务范围应逐步覆盖整个建设的全过程,包括
为建设单位提供投资规划、投资估算、价值分析,向设计单位、承包商提供费用控制,以及
在项目实施中进行合同管理、进度、质量、成本控制、付款审定、工程索赔、信息管理、组织协
调、决算审核等方面的监理。

加强监理企业的内部管理:
    监理企业应构建良好的监理人才建设体系。由于建设监理业务工程管理服务是涉及多学
科多专业的技术经济管理等知识的系统工程,不仅要求

监理工程师

有理论知识,熟悉

设计,施工管理,还要有组织协调能力,更重要的应掌握合同经济法律知识。总的说来,
监理工作是一种高智能的技术服务工作。工作的效果不仅取决于监理队伍的总量能否满足
监理业务的需要,更取决于监理人员。这就要求公司在人才建设上下大功夫,公司应制定
中长期的人才资源计划:a.加强培训制度提高监理人员素质,使他们成为知法律、会管理、
懂技术、通经济的复合型人才。b.提高工程建设监理工程师的学历层次,树立终身学习观
念。c.加强监理工程师工程建设实践经验的积累。d.在企业内部引入竞争机制,为高素质监
理人才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树立优胜劣汰意识将能激发监理人员的学习和工作的热情
和主动性。
    监理企业应主动建立详尽的资料信息库。做好项目全过程监理对一个监理企业的要求是
非常高的。监理企业应落实专人收集研究以下各个方面的资料并建立详尽的资料信息库:
国际上各类工程项目管理的模式及其管理的内容;国际上各类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有关
合同范本;国际上各类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有关项目管理软件资料;其他公司有关工程
项目管理的文件、资料、经验总结;有关项目管理的各种专著和论文。有了本企业的资料信
息库,才能在接收不同类型的工作时立于主动。

    监理企业应主动转变观念,提高服务质量。把总监负责制落实到位,认真解决监理工作
不到位、监理责任不落实的问题。在科技上创新,运用现代化设备和手段,提高监理的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