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装        订        线 

 
 
 

摘                  要 

 

本文首先建立一个电梯群控模型评价指标体系,从乘客满意度和能耗两个角

度考虑评价指标的选取。选取了表征乘客满意度的指标—乘客等待时间与乘客乘
梯时间;表征能耗的指标—电梯停靠次数和电梯运行总路程。利用这四个指标来
综合评价电梯群控方案的优劣。并采用模糊评价和层次分析的思想,建立了全面
合理的电梯调度方案的评价体系。 

问题一是一个排队系统动态优化问题,通过为电梯合理分配楼层,来最大限

度地缩短时间、减少电梯能耗。将四个电梯视为四个不同服务台,乘客以泊松流
到达,建立 M/M/4 服务时间不确定的排队系统。针对问题一,首先我们通过计算
机模拟出了各个乘客的时间信息记忆楼层信息;其次,我们设计了两类调度方案。
第一类方案是将电梯分为两组,每组两台电梯,分别负责低层和高层区域;方案
二是在方案一的基础上继续细分,使四台电梯分别独立运行,各自负责某段连续
楼层,并用 C 编程实现了自己设计的排队调度算法。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得出,
在方案一中第一组电梯负责 2 至 10 层,第二组负责 11 至 16 层时较优,方案二
中一号电梯负责 2 至 6 层,二号负责 7 至 10 层,三号负责 11 至 13 层,四号负
责 14 至 16 层时较优。 

 第二问中,利用已经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将影响总体满意度的各个

因素进行融合,得到了电梯程控模型的综合评价体系。利用该方法分别计算模型
未改进时、方案一和方案二的综合满意度,即可衡量出方案的改进程度。结果显
示,当 1 好电梯负责 2-6 层,2 号电梯负责 7-10 层,3 号电梯负责 11-13 层,4
号电梯负责 14-16 层时,乘客等待时间、乘客乘梯时间、电梯停靠次数和电梯运
行总路程均被不同程度地优化,该方案时较好的一个方案。可以将此方案建议给
大楼管理者采纳。 

最后本文就所建立的模型在实际运用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方

向。结合实际,加入重要因素的考虑,比如考虑其他交通流,考虑个别人群满意
度。 
 
 
 
 
 
 
 

关键词:排队系统  动态优化算法  层次分析  局部调整  计算机模拟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