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反应器为 2 个有机玻璃滤柱 ,每柱均高 3000mm ,
内径 70mm 。原水顺次经过反应器一级 、

二级滤柱

(分别 编号 1

#

2

#

) 。1

#

滤柱内装有粒 径 3

15~

5

15mm 陶粒 ,滤层孔隙率 01317 ;2

#

滤柱内装有粒

径 2

15~412mm 片状活性炭 ,滤层孔隙率 01453 。

滤层厚度均为 2000mm 。滤层下装有高 300mm 、
粒径 5 ~ 8mm 的 承 托 层 。承 托 层 内 安 有 一 根

10mm 内径的穿孔曝气管 , 同时兼做反 冲洗 布气
管 。承托层以上每隔 200mm 设一取样口 , 共 11
个 ;取其中 7 个作为测压点 ,用以监测柱内水压 ,分
别间隔 300mm 、

300mm 、

300mm 、

300mm 、

400mm 、

400mm 。出水口高出柱内滤料 400mm 。流管距柱
顶 100mm 。

2. 2  试验用水

试验采用模拟生活污水 ,原水水质情况 : COD

质量浓度为 200~400mg/ L ,N H

3

- N 质量浓度为

10~45 mg/ L ,浊度为 10~30 N TU ,水温为 14 ℃
~30 ℃,p H 值为 6

15~716 。

2. 3  测试仪器及项目

本试验测试方法以及检测项目均按照《水与废

水监测分析方法 (第三版) 》(国家环保局 1989 年)
的有关规定 。N H

3

- N 测定 采用 纳氏 比 色 分 析

法 , NO

3

- N 测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 TN 测定

采用过硫酸钾氧化 - 紫外分光光度法 。试验仪器 :
北京第二分析仪器厂生产的 UV - 9100 型分光光
度计 , W GZ - 1 数字浊度仪等 。检测项目 : COD 、

N H

3

- N 、

温度等 。

2. 4  挂膜与启动方式

试验采用接种挂膜的方式 ,使曝气生物滤池能

够在较短的时间达到成熟的处理性能 ,使出水水质
达标 。当 COD 和 N H

3

- N 去 除 率 大 于 50 %~

55 %和 30 %~35 % ,并且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
处理厂污染物排放 ( GB/ T18918 - 2002) ,即可认
为挂膜成功 。接种挂膜 速度 快 、稳定 , 对有机物

( COD) 、

浊度等污染物去除受环境影响因素较小 。

接种挂膜一般需要 15~21d 。

启动方式采用常速启动 ,即直接通入正常水力

负荷条件下的污水 ,大约需用时 3d , COD 总去除
率大于 75 % ,N H

3

- N 总去除率 82 %。

3

 试验结果和讨论

3. 1  水力负荷对曝气生物滤池性能的影响

气水比在 3 ∶1 下 ,水力负荷对滤池的影响见

图 2 。

2

 水力负荷对滤池的影响

  水力负荷对滤池的影响较大 ,且水力负荷对

N H

3

- N 去除效果影响要比对 COD 的影响更大 。

对于 N H

3

- N 而言 ,由于水力负荷增加后 ,有

机负荷也随之增加 ,降解有机质的异氧菌处于优势
状态 。导致自氧硝化细菌的增殖和活性受到抑制 。
另外 ,由于硝化细菌代谢时间过长 ,水力负荷增大
后 ,使生物膜迅速更新 ,对硝化细菌的附着和增值
不利 。

对于 COD 而言 ,由于水力负荷增加后 ,废水

与生物膜的接触时间缩短 ,使生物膜去除污染物的
效果降低 ,另外水力负荷增大后影响微生物的生
长 、

繁殖和更新脱落 。

有机负荷增加后微生物可利用的营养物质增

多 ,生长旺盛 ,生物膜的更新速度快 ,活性也较以前
有所提高 。但水力负荷增加的同时 ,加大了对滤料
表面的冲刷 ,滤料间截留的脱落的生物膜和悬浮物
进入出水 ,使出水的悬浮物增加 ,导致去除率下降 。

根据试验结果 ,滤池的水力负荷选择在 1 ~

4m

3

/ m

2

・h 之间较为合适 。

3. 2  有机物负荷对曝气生物滤池性能的影响

在水力负荷 3m

3

/ m

2

・h 、

气水比 3 ∶1 下 ,有

机负荷对 BA F 性能的影响见图 3 。

3

 有机负荷对滤池的影响

随着进水有机负荷的增加 , COD 的去除逐步

增大 ,N H

3

- N 的去除率逐渐减小 ,当其有机负荷

超过 13

128 kgCOD/ m

3

・d 后 ,COD 的去除率开始

下降 ,而 N H

3

- N 的去除率迅速下降 。

进水有机负荷低时 ,微生物处于生长率下降阶

5

3

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马晓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