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项,现行地方环保标准比"十五" 

 

末增加了 37 项. 2.紧密结合国家各方面环境保护工作需要,及时出台了大批重要标

准适应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完善国家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开展环境质量标准制修订工作.为适应经济社会发

展状况,完善国家声环境质量评价体系,根据相关科学研究进展情况,

 

修订并发布了《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096-

2008) .同时,启动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海水水质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渔业水质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土

 

壤环境质量标准等 6 项环境质量标准的修订工

— 5 —

作.创新标准修订工作机制,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对修订环境质量标准的意见和建议,使修订工作有的放矢,为下一步

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全面提高环境准入门槛,促进污染减排和产业结构优化,推进国家排放标准制定工作.紧密

围绕"十一五"国家环境保护规划目标,

 

发布了 30 余项适用于重点行业和污染源的国家排放标准,包括造纸工业,制

药工业,农药工业,煤炭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建材工业,农产业加工业,机动车和施工机械等的水和大气污染物

排放标准,以及工业企业和社会生活源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通过制定和实施新排放标准,污染控制水平大幅度提

高,有力地促进了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的污染减排和相关产业的结构调整.大力开展了环境监测规范,环境信息

传输标准,环境执法现场检查规范的制修订工作,为污染减排提供技术依据.全面推动火力发电工业, 合成氨工业和

畜禽养殖业等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修订工作,为氮氧化物和氨氮的污染控制做好准备. 支持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上

海世博会及广州亚运会等国家重大活动环境质量保障工作,满足重大自然灾害和污染事件的环境应急工作需要,及

时完成制定和实施相关标准工作.为保障国家大型活动期间的区域环境质量,制定并发布了储油库,油罐车和加油

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展览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经国务院批准,在北京,上海,珠江三角洲地区提前实

施了国家第四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为提高车用燃油清洁化水平,保障国家第四阶段

— 6 —

机动车排放标准在全国的顺利实施,开展了车用汽油和柴油中有害物质控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太湖蓝藻事件后,

原环保总局对标准体系和实施体系作出重大调整,在国家排放标准中设立了适用于环境敏感和脆弱地区的水污染

物特别排放限值,发布了多项含有特别排放限值的排放标准,并与相关省份人民政府协商确定了特别排放限值的实

施时间和范围,有力地促进了太湖流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质量的改善. 汶川地震后,为支持抗震救灾工作,指导灾

区环境保护工作, 紧急制定了饮用水安全,固体废物处理,临时安置点建设等方面的多个环境保护技术规范;在灾后

重建时期,

 

出台了《地震灾区活动板房拆解环境保护技术规范》. 在陕西凤翔等地发生儿童铅中毒事件后,针对国家

排放标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完善污染源监控体系,确保环境安全,在新的国家排放标准中提出了对污染源

周围环境质量进行监控的要求,并发布了适用于铅,锌,铝,铜,镍,钴,镁,钛等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国家排放标准. 根据

实施环保法律的需要,调整排放标准体系结构,设立水污染物间接排放限值.为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水污染防治法》,完善国家水污染物监控体系,环境保护部对现行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进行了补充,在原有的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