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在 ADH 中发现部分上皮细胞的克隆性增殖,因此从形态上鉴别不典型增生与

原位癌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依赖分子生物学和分子流行病学新技术:通过传统病
理形态来早期诊断乳腺癌的概念已逐步发生了改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乳
腺癌的研究由细胞病理学进入分子病理学领域:乳腺癌中越来越多的分子缺
陷被揭示,许多分子生物学技术被用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分子病理诊断已
逐步成为乳腺癌诊断的一个重要内容。国外已有报道,通过针吸活检组织或细
胞学穿刺进行乳腺可疑病变中微量 DNA 或 RNA 的提取,并从分子水平检测

基因异常,可早期发现乳腺癌。较多的报道还包括对有家族性乳腺癌病史的特
定人群进行 BRCA1、BRCA2 基因异常的检测[3],对高危人群进行端粒酶

活性、8q 染色体短臂缺失的检测[4]等。有家族性乳腺癌病史的女性,如果

携带 BRCA1 基因突变,在 40 岁左右约 20%发生乳腺癌,到 50 岁左右达
51%,70 岁左右达 87%。检测 BRCA1 基因的胚系突变,有利于高危人群的

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但从我国国情来看,大规模普查
费用昂贵,且有家族史的乳腺癌病人 BRCA1、BRCA2 基因突变率报道不一,

因此某些检测的实用价值还需探讨。对普查阳性者如何进一步处理、对这些人
由此产生的心理压力及某些伦理问题该如何解决等还需进行大量深入的工作。

  二、乳腺癌的预后指标

  淋巴结转移仍是目前判断预后和制定治疗方案的主要参考指标。然而单靠
淋巴结转移状况来评估病人的预后,将影响对相当数量病人的正确判断。目前
已经明确,不利于乳腺癌预后的因素包括 Ki-67、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等

增殖指数增高,c-erbB-2 蛋白的过度表达、p53 基因突变、癌胚抗原(CEA)、

组织蛋白酶 D 阳性等;有利于预后的因素有雌激素受体(ER)、PS2 阳性 、
nm23 高表达、p27 高表达等。国际上最新报道抗细胞凋亡的多功能蛋白 BAG-
1[5]、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抑制剂-1(PAI-1)[6]、血浆血小板反应蛋白

(PTSP)也是与乳腺癌预后独立相关的因素。但是直到目前为止,即使某些

出现频率较高的染色体、基因结构改变或蛋白表达的异常,也还没完全成为适
合于临床常规应用的检测指标。其原因有如下几方面:(1)乳腺癌的组织学

类型较多,而各种报道中分析的肿瘤类型不尽相同。(2)检测的预后指标种

类广泛,包括蛋白或其他抗原、染色体、mRNA、DNA 等。(3)各种检测技术

的规范性还欠佳。(4)研究标本来自新鲜组织还是细胞系,是否甲醛固定、石

蜡包埋组织,也可能造成实验结果的差异。预后因素研究的种种复杂性,要求
我们立足于大样本材料,用统一的诊断标准和规范化的技术进行分析,必要
时可开展多单位、多部? 诺男鳌N颐侨衔

?-erbB-2、ER、Ki-67、DNA 倍体数

这几个指标的临床意义明确,检测方法稳定可靠、简便易行,一般病理医师均
能掌握,应加以开展普及。

——

  三、乳腺癌的淋巴结清扫

前哨淋巴结的组织病理学检测

  早期诊断手段的提高使得大量早期乳腺癌病人被发现。对于早期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检查虽然可以了解乳腺癌的预后情况,但意义不大,尤其是对于
那些体检未扪及腋窝淋巴结者需要寻找新的预后判断方法。前哨淋巴结活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