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件。将这些功能设计成工件头架模块(包括传动、主轴系、定位、驱动等)、尾架模块、工作
台模块(包括驱动、定位等)、砂轮架模块(包括传动、主轴系、定位、防护、驱动、进给等)、
磨削中心(可实现外圆、内圆、端面、端面外圆的磨床)转台模块以及砂轮修整模块。这些
模块设置在一个床身平台上,加上一些控制系统及辅助功能模块,即可开发出一台

 

通用磨床。这些模块的特点是:

 

功能独立化 模块独立,易于在统一平台上拼组和搭配独立性强的电气、数显、检测、液
压和冷却系统等模块,构成多种变型品种,实现不同加工精度、不同工作性能、不同
自动化程度及不同加工效率的机床。

 

基础件功能化 基础件是指机床的大件,如床身、工作台、箱体和滑座等,它们大多使
用铸件或焊接件,毛坯准备、加工周期长,影响产品迅速发展。因此整个系列模块化
设计一般只采用以同类大型零件为基础,将之功能化,使机床能扩大工作空间,适
应不同的机床外观布局、造型及防护:使机床的规格、性能在保证刚度的前提下具有
变化的可能性。一个磨床床身模块,可适应各种箱体、滑座的固定,派生万能型、端面
外圆型、高效切入型或其它专用型机床。

 

适应新技术应用 目前新技术的应用往往是以提高效率(高速化)、提高加工精度(纳米
级)、自动化程度(数控化)、柔性化、网络化为主要目的。只要在基础件模块或在箱体、滑
座模块中留有一定空间增设一些模块就可实现。
功能部件社会化在模块化思想的指导下各种功能部件,如驱动系统、控制系统、主轴
系、导轨副、滚珠丝杠副、冷却系统、制冷系统、检测系统等的独立化、标准化及专业制
造,促进了模块化设计法的发展。数控专用磨床的大量功能模块来源于工厂自身的通
用磨床模块及可采购的社会配套的功能部件。

 

主要设计点

 

工作台面的布置设计
专用磨床是根据一些典型零件(如曲轴、凸轮轴、气阀、左右曲柄、偏心轴、万向节、齿轮
轴等)进行高效率磨削。因此,在设计时,要在选择的通用磨床的平台(工作台)上,针

 

对工件进行磨削工艺分析,设置相应的专用部分。这些部分包括:

 

工件上下料 较小的工件多采用自动上下料。较大的工件由人工上料至辅助托架上,采
用翻转机械手将工件送出来,人工下料。

 

工件的支承 包括工件定位前的辅助托架及工件定位的头、尾架顶尖支承,或头架卡盘
支承。配置相应的辅助功能,如用润滑冷却液注入顶尖孔,防止支承定位热变形。

 

工件的驱动及准停 通过头架主轴拨盘或装在可回转型的主轴卡盘上,驱动工件回转。
对一些外圆异形的工件(曲轴、凸轮轴等),在驱动停止时,应停在好装卸的位置上,
驱动装置就应有准停功能。

 

工件安装识别 根据工件的特点,设计安放在辅助托架的轴向及径向定位,通过光电
或无触点信号控制,防止人为安装时出现的错误。

 

工件的轴向定位 以工件某一肩面作为轴向定位基准。通过工件轴向数控轴进给,让定
位量仪与工件定位肩面接触发信,获得数控坐标轴编程的基点。对某些工件用自身肩
面在安装时就完成轴向定位,可不设置定位量仪,以简化磨削工艺。但对前工序的定
位肩面加工精度要相应提高。

 

工件的自动测量 对于微米级的磨削精度,一般都要配置工件在线自动测量装置。绝大
部分的自动测量安装在台面上,通过编程控制,卡入工件测量,发出粗、精、到尺寸
的信号并退出工件。

 

工件的磨削冷却 大多采用高压、大流量、具有磁、纸过滤,甚至带制冷装置的冷却系统。

 

砂轮相对工件的原点 砂轮不同于车、铣、钻削的刀具,它极易损耗,外形尺寸在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