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1.环境设计与单体设计同步思维

  任何一个建筑设计都是从环境设计人手的,但是环境设计与单体设计又
是互为因果、紧密关联的。这就是说,当我们进行环境设计的思考时,既要注
意到外部若干现状条件对环境设计的限定,又要预想到单体建筑若干要求对
环境条件的规定。从设计操作现象看,我们是在研究环境设计中的问题,但头
脑里也在不停地思考单体建筑的要求。只有在这种同步思维中互相及时调整关
系,才能使环境设计成为有目标的设计,使单体设计成为有限定条件的设计。

  当设计进程一旦进入单体建筑设计阶段,我们又不能忘记在环境设计中
所取得的设计成果。因为,这些成果一方面是作为单体建筑设计的外部条件而
起限定作用,忽视了它就会使单体建筑设计成为没有约束的设计;另一方面,
又是形成单体建筑设计具有特色和个性灵感的源泉之一。因此,同步思维的方
法从设计一开始就应成为指导正确设计的方法。

  2.各层平面设计同步思维

  根据该科目考试只画平面图的要求,我们只需对建筑平面设计进行重点
考虑。但这种考虑应是对各层平面同步进行思考的过程。因为有些设计因素必
须几层同时进行考虑,诸如垂直交通体系的定位,卫生间系统的配置等,上、
下层必须同步进行设计。

  快速作图

  建筑方案设计考试只有 6 小时,但设计项目又比较大,为了争取更多的
时间用来做设计,势必要压缩画图的时间。然而图面效果又不能因时间紧张而
画图潦草,更不能漏画。因此,惟一办法就是提高作图速度。

  前述中提及图示思维是建筑方案设计初始阶段的正确设计方法,也是快
速作图的运用。这一阶段的图因是概念性的、模糊的,因此作图应用粗铅笔,
线条应相当熟练,奔放不羁。不可以用细的、肯定的线条来研究设计问题(正如
在设计单位进行工程项目设计,在学校进行课程设计一样,一开始不宜在电
脑上进行方案设计),这只能使设计者的思维流动迟钝,是一种动作既慢,思
想又僵化的不良设计习惯。

  在方案定稿阶段,许多设计问题都需要肯定下来,有些必要的细部也要
进行考虑。因此,表达手段就不能停留在徒手粗线条的表现上,而是要运用规
矩和软硬适度的铅笔进行工具草图,并将平面比例适当放大,比如 1:400
或 1:300,只要自己能看清楚就行,以便较准确地确定房间形状及其相互关
系。虽然,此时是工具草图,但线条仍然需要奔放,不可拘谨。这种工具画定
稿图是应试者对自己设计的方案,一方面进行最后的推敲、审定;另一方面成
为下一步绘制正式成果图的蓝本。看似花了一点时间做方案的定稿图工作,其
实绘制正式成果图时就省事多了,只要照抄定稿图就行。这就大大加快了画图
速度。问题是有些应试者在方案还犹豫不定时,就急于绘制正式图,结果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