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四级(MIC)为总厂管理计算机,功能包括:经济预测、发展规划、订货管理、合同管理、
质量设计、生产计划、原料采购等;第三级(PCC)为分厂生产控制计算机,功能包括:生产
计划优化、生产控制、生产调度、仓库管理、库存控制,以及与上下级计算机的通信等;第
二级(SCC)为监控计算机,主要任务是指挥与控制第一级计算机,功能包括:最优控制计
算,数据采集、记录、监测与报警,以及与上下级计算机的通信等;第一级(DDC)为直接
控制计算机,主要任务是指挥与控制工序设备,属于基础自动化部分。
  英国钢铁公司斯宾塞厂是钢铁企业中最早采用四级计算机递阶结构系统的企业,我
国宝钢 2050 和 1580 带钢连铸-连轧生产线均采用四级计算机递阶结构系统。也有一些企
业采用三级递阶结构,如:德国奥古斯特的蒂森钢铁公司采用三级递阶结构,我国鞍钢
1780

 

带钢连铸-连轧生产线采用三级计算机递阶结构系统。 分析近年来钢铁企业计算机

系统的结构,可以看出以下发展趋势:
  1.

 

集成化 将管理计算机与过程控制计算机结合起来,组成集散型的集成控制系统。因

此在设计、研制、更新系统时,使两者结合起来且适当分工,以均衡分担管理与控制功能,
防止功能和投资上的重复和浪费,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2.

 

联机化 为了适应钢铁企业工序多、联系密切的特点,提高管理效率,要求采用联机

方式。这样可以准确掌握上下工序的动态物流信息,及时进行动态物流控制,提高系统效
率;在管理体制上,也将管理机和控制机的系统管理业务统一在一个职能机构中。当前的
趋势是全面联机化,除生产管理外,原料、物资、设备维修、成本机计算等一般管理也尽可
能采用联机系统,根据需要和可能,将成批处理与实时处理、分时处理等多种处理方式进
行灵活地结合。
  3.

 

数据库化 ?? 数据库的出现极大提高了计算机管理系统应用水平。采用数据库能保

证数据的整体性、独立性、共享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提高了数据处理速度,方便应用软件
的开发和修改。数据库系统已成为钢铁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4.

 

网络化 网络化是用数据通信网将各计算机群和终端设备联结起来,构成综合信息

处理系统。这样可以共享系统资源,提高计算机的适应性,提高整个网络的吞吐率,缩短
响应时间,有利于集中管理。
  我国钢铁企业数量较多,规模大小不一,生产工艺水平、生产管理水平以及管理手段
相差很大。因此,我国钢铁企业计算机应用水平也参差不齐。其中,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
企业,如:宝钢;实现中等水平的企业,如:武钢、首钢、鞍钢等;也有大量水平较低的
中小型企业。总体来说,新建设的项目水平较高,传统的或改建的水平较低。一级、二级计
算机生产过程控制应用较多,三级、四级计算机生产物流管理应用较少。
  钢铁生产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和效果
  据计世资讯(CCW Research)数据显示,截止到 2006 年底,我国钢铁企业信息化建设
投资达 28.4 亿元人民币,比上一年增长了 15.8%,2007 年预计达到 33.3 亿元人民币。其中
以宝钢、武钢等特大型钢铁企业为代表的 30 多家钢铁企业在信息化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

 

并在国内各行业中信息化水平也比较领先。 2005 年 4 月,宝钢基于一体化管控模式,对
钢铁主业信息化系统建设进行了一系列规划,项目于 2006 年 6 月正式启动。
  宝钢建设的这套产、销、研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由 7 大子系统组成,分别是:科研开发
子系统、销售管理子系统、质量管理子系统、生产管理子系统、出厂发货管理子系统、财务管
理子系统、Internet 子系统。此外,还有一个资讯作业管理子系统,主要用于产、销、研综合
信息管理系统自身管理,支撑系统安全管理及作业规范化。该系统从产品开发开始,经过
接收用户订单、合同处理、计划编制、生产指令下达、生产实绩收集、质量控制、发货管理等
环节,直至合同结算完成,实现对各生产单元(包括炼钢、初轧、热轧、冷轧和高速线材等
生产厂的 10

 

个生产单元)的实时跟踪。宝钢的产、销、研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由四级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