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采用大面积节能玻璃,调整隔热系数和光线透过率。由于建筑内部大空间高差产生的负压
力,以及能源中心自身具有的烟囱效应起到在使用空间产生自然风,一年中约 1/4 的时
间不需要使用空调。此外,室内空间还可向室外空间开敞,南方的骑楼和内院式建筑就是
这样一种因地制宜的设计,使空间谦逊地面对自然光线和通风。可见,无论处于何种地域,
都可利用开放的空间形态设计实现与自然界能量的交换,减少对空调等设备的使用。近年
来,各种结构形式和生态技术的发展,使开放空间可适应各种变化的地形,山地、坡地、
自然水体,均可容于建筑内,减少了建筑对自然的破坏。

  2 开放空间的形态特征

  开放空间的概念来自于城市开放空间(Urban Open Space),原指契入城市建筑之间
的广场、绿带、水体等开敞空间。而在建筑中,开放空间介于城市空间和建筑使用空间之间,
兼有两者的特点,其主要特征如下:

  2.1 模糊边缘边缘的存在为人提供领域的安全感。它往往通过空间尺度改变或者以
材料的颜色、质感和光线等手法表现。为使人在心理上产生轻松感,往往采用模糊的边缘,
形成开放空间特有的流动形态。

  2.2 聚集中心在开放空间中,空间并非大一统。中心依旧是高潮所在,由于开放空
间多具有规模性特点,其中心多为人流聚居点,尺度巨大,并成为象征意义的交通枢纽。
与次中心通过过渡、衔接,形成序列空间。

  2.3 灵活空间即功能空间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尽可能互相容纳。不仅如
此,一定的余裕存在,提供给空间灵活和适用性。

  2.4 支撑体系次要交通和辅助设施集中设置,形成穿插于开放空间中的一个个巨柱
状支撑体,支撑体系如同人体脉络,为开放空间的有效运行提供保障。

  3 开放空间的应用

  3.1 开放的功能空间在文化建筑、商业建筑、展览中,由于功能要求的相似性,可以
将主要功能空间合为一体,进行开放设计。比如图书馆建筑,阅览、藏书、查询空间要求相

似,因此出现 模数式 图书馆,以及 模块式图书馆 。商业建筑的模数化设计,已成为大
型百货商店、超级市场的必要条件,超市巨头沃尔玛在中国的几十家分店,均要求设计为
工整统一的模数空间,而在此空间周边布置交通和辅助空间,以最大的利用销售空间和
适应商品布局改变。格里德商店的室内设计按标准模数,地面铺装为统一的花岗石和黑边
石板,在多功能庭院中,用轨道、槽钢和托架组成的完美系统,为变换展示区和售卖区提
供可能。由柱网分隔而成的商业空间,与交通、休闲空间连接、渗透,可创造出活泼的商业
气氛。

  3.2 开放的交通空间在人流密度较高的场所,特别是交通建筑,多以开放形态设计,
以供人流随机汇集和分散,形成高使用率的空间。类空间尺度一般较大,形成中庭或院落,
并于四周分布小型庭院或光廊,丰富空间层次。香港新机场的设计就充分利用了自然采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