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动空间,所有的景观设计都必须建立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之上,生态设计应是景观设计中的一个普遍原则。

在设计过程中,不应当将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应将人看作自然系统中的一个因子,生态设计意味着人为过

程与生态过程相协调,遵循生命的规律,对环境的破坏达到最小。但是这个最小没有一个衡量的标准,所

以生态设计应当是在现有的知识和技术条件下朝这个方向的努力。

2.2

 

生态设计思想与园林景观设计的结合

作为生态景观设计,不应单纯地把重点放在设计上面,也不能完全放在自然本身上面,而是应该把重点放

在 结合 上面,这其中包含着人类的合作和其他生物的伙伴关系的意思。作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师,他寻求

的不应是武断的硬性的设计,而是去充分地利用自然提供的潜力,当然这还必须要根据自然本身的限制条

件来设计。例如,设计中要尽可能使用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尽可能将场地上的材料循环使用,最大限度

地发挥材料的潜力,减少生产、加工、运输材料而消耗的能源,减少施工中的废弃物,并且保留当地传统的

 

一些文化特点。

越来越多的景观设计师在设计中遵循生态的原则,这些原则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但具体到每个设计,可

能只体现了一个或几个方面。通常,只要一个设计或多或少地应用于这些原则,都有可能被称作 生态设

计 。充分利用场地上原有的建筑和设施,赋予新的使用功能。高效率地用水,减少水资源消耗是生态原则

的重要体现。一些景观设计项目,能够通过雨水利用,解决大部分的景观用水,有的甚至能够完全自给自

足,从而实现对城市洁净水资源的零消耗。在这些设计中,回收的雨水不仅用于水景的营造、绿地的灌溉,

还用作周边建筑的内部清洁。或者利用自然净化的机理设计各种人工湿地,水的流动、水生植物的生长都与

 

水质的净化相关联,使景观被理性地融合于生态的原则之中。

2.3

 

人类与园林景观生态系统之间的生态关系

尽管从外在表象来看,大多数的景观或多或少地体现了绿色,但绿色的不一定是生态的,要花费大量人力 、

物力和财力才能形成和保持效果的景观,并不是生态意义上的 绿色 的。设计中应该多运用乡土植物,尊

重场地上的自然再生植被。自然有它的演变和更新的规律,从生态的角度看,自然群落比人工群落更健康 ,

更有生命力。一些设计师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在设计中或者充分利用基址上原有的自然植被,或者建立一

个框架,为自然再生过程提供条件,这也是发挥自然系统能动性的一种体现。从大的尺度来看,一片森林

作为一个森林生态系统,一片水域作为一个水域生态系统,一片湿地作为一个湿地生态系统

;从小的尺度

上看,景观内的一个池塘、一小片树林、一条溪流同样可以被视为生态系统。在对某一尺度上的景观进行规

划设计时所要考虑和实现的目标,是运用生态学原理使各个生态系统内部的结构与物质和能量流尽可能达

到动态平衡,同时与相邻生态系统保持有机的联系。任何尺度意义上的景观,特别是城市景观系统,与其

 

关系最紧密的是人类自身。

人类的活动和影响自始至终全方位的贯穿于整个景观系统。无论是在时间和物质空间上,还是在精神空间

上,均对不同尺度的景观系统产生巨大的影响。如某市风景区土地整体规划布局,首先保护景源地、生态林

地和历史遗迹,同时调整土地资源结构,建立适合风景区的土地类型体系与模式,并且突出风景区的特点 ,

逐步把具有游赏价值的土地资源化为风景游赏用地,沿滨河路形成统一的风格,拆除或搬迁不符合要求的

建筑,结合风景点改造林地、园地作为风景游赏用地。利用山谷地形,作为野外露营用地。居民社会用地尽

 

可能集中发展,避免土地浪费占用风景游赏用地。

生态园林强调植物的健康生长是发挥生态效益的前提,主张运用植物相生厢克、生态原理营造园林植物群

落,强调植物群落功能和景观的统一性,从而形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植物群落,最大程度地实现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