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生,权力相互制约的机制未能完善。

  (2)从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制影响的角度分析,目前商业银行运行体制不适应一级
法人负责的稽核管理体制。银行大部分风险集中于基层行的操作和运行,但基层行未能形
成有效地内部控制体系,对稽核工作和稽核部门有依赖思想,认为业务环节风险点应由稽核
部门掌握,这样的思想很容易造成基层行内控的低效。

  (3)从我国商业银行基层行追求目标管理,轻视要素风险控制的角度分析,基层行传统的
目标管理与 COSO 报告的要素控制框架产生矛盾降低了内部控制效果。基层行在实施内部
控制的过程中,由于受传统目标管理的影响,过度重视内部控制的目标的分解以及控制结果
的考核和奖惩,这就促进了内部控制人员的舞弊动机和行为。当内部控制目标实现与要素
控制的要求产生冲突时,由于利益驱动的原因会使得基层行为实现预期内部控制目标而严
重破坏内部控制的规范化建设,使控制活动经常失效,导致内部控制风险的产生。

  (4)从个人因素影响角度来分析,基层行部分领导和员工对内部控制认识不全面,法律意
识缺乏,不良行为为诱因,受

情感

因素影响,存在侥幸心理,导致银行业务未能合规操作,内控

制度不规范运行,放大了金融风险。

  3 加强基层行内部控制的建议

  加强完善基层行内部控制对我国商业银行内控建设意义非凡,基层行内部控制建设的

” “

” “

重点是需要紧紧围绕 效益性 、安全性 、流动性 。控制措施要依据各个基层行的业务范
围与种类有针对性的开展,要明确职责,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要在工作中将内控制度落到实
处,应坚持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于 1997 年 4 月发布的《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中采取
的内部控制四大措施,即内部

审计

、守法合规、职业道德教育和欺诈控制。

  综上所述,提出加强基层行内部控制的几项建议:

  (1)继续坚持并深化对网点重要岗位实行人员轮换制度。对信贷、房贷、卡授权、出纳、

重要空白凭证保管等重要岗位实行定期人员轮换。基层行对于 四个重要 要提高警惕,防
患于未然,即对重要部位、重要环节、重要人员、重要时段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重要部
位指易发生操作风险的岗位,包括柜面、贷款等;重要环节指易发生风险和案件的操作环节,
包括支付、转账、个贷、票据等;重要人员指的是需要对基层行中的能人和基层行中的负责
人加强权力监督和权力制约机制;重要时段指的是在节假日前后易发生重大案件,重大操作
风险事件,该时段需特别注意基层行内部控制。

  (2)完善稽核监督系统,在加强上级分行稽核监督系统内部审核的基础上,人力资源部门
与内部稽核部门应全面合作,发挥导向和专家的作用,广泛的对基层行领导进行风险内控教
育,带动基层行自发的进行内控建设,并督促基层行定期提交内控整改意见和基层行内控状
况定期报告。

  (3)基层行可以将有效目标管理与要素式控制结合起来,目标管理是我国商业银行长期
实施内部控制的经验,虽有缺点但不能抛弃;COSO 报告的五要素框架与 ERM 的八要素框
架虽然在国外比较成功,但有一些内容不适合中国国情,也不能照搬。谋求两者的统一,构建
适合我国银行业发展的新型内部控制模式是未来的工作重点。

  (4)对因个人因素导致的内控案件,需要基层行加强内控工作,把内控工作做细。首先,应
对新入行员工进行合格操守、规范操作的教育与培训,强化新进员工守法合规意识;其次,对
基层网点负责人提出要求,基层行领导需要全面了解属下家庭情况、对外结交朋友的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