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使用传统法在利率市场化和现行市场利率折现的假定条件下,负债原始协定利率
(历史利率或者息票利率)和现行市场利率的关系以及二者的变化均会对负债的价值构
成影响。实体借入负债的协定利率(票面利率、名义利率)决定了该负债未来现金流的大
小,而市场利率作为折现率,其变化则决定了负债现值的大小。一般情况下,票面利率可
分为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两种情况下对负债价值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

  如果实体以浮动利率借入负债,市场利率的上升或者下降将不会影响负债的价值,
因为利息的未来现金流出由新的市场利率决定,即名义利率和一般市场利率是相同的。而
如果实体以固定利率借入负债,那么在市场利率下降的情况下,实体负债的价值会上升,
因为固定数量的未来现金流将会以较低的利率折现,即名义利率超过了一般的市场利率。
相反地,如果实体以固定利率借入负债,同时市场利率上升,那么负债的价值将会由于
未来利息现金流出以较高的市场利率折现而下降。市场利率与负债公允价值的关系可以从
表 1 反映出来。

 

表一

  (三)实体资信状况与负债价值评估

  关于是否应该在负债的公允价值中反映实体的资信状况,学术界的意见不尽一致。笔
者则更倾向于将实体的资信状况反映在负债的公允价值中。

  首先,不同资信状况的实体为获取资金而借入需等额偿付的负债时,必然由于资信
状况的不同而得到不同金额的现金。资信好的实体得到的现金多,资信差的实体得到的现
金少。

  其次,如果不在负债价值中反映资信状况的变化,就很难反映不同负债之间的经济
差异。一个实体在不同资信状况借入两笔等额借款,客观事实是实体在状况好时,借款利
率较低;状况差时,借款利率较高。但是如果不考虑实体的资信状况,以同等数额计量两
笔负债,当然不能反映这两笔负债的差异,不符合客观事实。

  再次,为了保持会计计量的一致性,实体对负债的新起点计量也应该在公允价值中
反映实体的资信状况。

  具体来讲,将实体资信状况对负债价值的影响反映在负债的价值上通常表现为利率
的调整。

  (四)折现率与负债价值的评估

  在采用传统法决定未来现金流现值时,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折现率的选择。实体可以
在以下几种折现率中做出选择:资本加权平均成本(WACC)、由资本定价模型所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