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形式可以把临时人员分为以下三类:

2.1.1 纯点工人员。纯点工人员的工资计算是按日工资率乘以工作天数的形式。这种人员从
事的工作主要有:材料的近距离运输,材料分类,场地清理,以及一些较简单的体力工
作。这类类人员以女性为主,男性人员多为中老年。其人员突出的的特点是:体力相对较
弱,缺乏专项技术,对工作要求相对比较平稳。这种人员组织相对简单,但是需要管理人
员对工作任务进行安排,更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进行监督。

2.1.2 纯包工人员。纯包工人员的定义为:在建筑项目中,对部分或者少量的任务进行承
包,最终工资按总价,或者按计量的方式进行计算。这类人员主要以有一定的工作技能的
人员为主。比如:砌墙工,架工,水电工,粉刷装修工等。他们的主要特点是:相对年轻,
以青中年男性为主,具有一些较熟练的技能,能够自我组织,对总体报酬要求较高。这种
形式对于建筑项目的管理者来说,他们与包工头进行协商,达成承包约定。但由于这种承
包主要针对相对较少的任务,或者只是某一阶段或者部分的一部分,因此,通常这种承
包也是以口头形式为主,以双方彼此信任为基础。在实施过程中,管理人员只对其监督,
而任务的安排由承包者自行组织。

2.1.3 随机人员。所谓项目不临时随机人员是指即既从事点工劳动,又从事一定的包工劳
动的临时人员。其特点可以认为是点工和包工的中间过渡形式。因此其人员特点主要表现
为:非技能青年人员向技术人员过渡的一种形式。其管理程度相对较少,其最主要的特点
不是为项目管理着直接做点工,而是为技术人员作点工,即其管理由包工人员负责。当然
这种人员往往会通过做点工来获得相对稳定的工资,且习得相关的技术,达到技术能力
的提升。

2.2 当前建筑项目临时人员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人们大多更关注于管理人员,正式人员的管理与激励问题,忽视了对临时人员的关
注。当然临时人员在项目中大多都扮演着执行者的角色,因此他们不需太多关注决策层面
的问题,也就是说他们承担的风险责任相对较少,因而他们对于项目的影响在很大程度
上未被重视,也正是由此,导致了建筑项目存在以下风险隐患。

2.2.1 质量风险。针对临时人员的质量问题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①质量隐患。在项目的建
设中,由于临时人员的临时性,且不对项目成果承担任何责任,因此在整个工作活动中
临时人员没有相应的质量意识,他们只关心表面任务的完成,只要缺乏必要的监督,就
可能出现人员的自利行为,做出不按质量标准,违背规定流程的行为。而这种结果如果没

 

有被及时的发现并纠正,就 必然存在质量隐患。②质量缺陷。同样由于上述原因,在建筑
施工过程中问题可能被发现,但是临时人员有时会出于某种原因会将问题做大,使得小
问题变成了大问题,最后造成质量缺陷。③质量不合格。当然由于临时人员的原因而出现
质量不合格的机率相对较小,但是我们依然不能忽视。而临时人员导致质量不合格的主要
原因是对建筑标准的不正确执行上。比如,在混凝土的配比比例不按标准,这样将直接影
响建筑框架的承载能力,严重者则出现质量不合格。

2.2.2 安全隐患。建筑行业是安全事故发生较多的行业之一[3]。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①临
时人员赶工,为提高效率,而不按安全规则执行。在这类的情况中,以包工人员最为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