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负载)或不及时动作(如带往复式压缩机类载),使电动机或励磁装置损坏。
2.1 失励失步: 是指同步电动机励磁绕组失去直流励磁或严重欠励磁,使同步电动机失去
静态稳定,滑出同步,此时丢转不明显,负载基本不变,定子电流过流不大,电机无异
常声音,GL 型继电器往往拒动或动作时限加长,且失励失步值班人员不易发现,待电动
机冒烟时,已失步较长时间,已造成电机或励磁装置损害。但不一定当场损坏电机,而是
造成电机内部暗伤,经常出现电机冒烟后,停机检查又查不出毛病,电机还可再投入运
行。
失励失步往往造成: 起动绕组(阻尼条)过热变形、开焊、甚至波及定子绕端部。在转子回
路还会产生高电压,造成励磁装置主回路元件损坏,引起灭磁电阻发热,严重时甚至造
成整台励磁装置损坏。
2.2 带励失步: 周围大负荷起动、相邻母线短路等原因引起母线电压大幅度波动; 或负载突
增(如: 压缩机弊压、轧钢机咬冷钢); 以上原因引起电动机短时间欠励磁或失励磁(如插
接件接触不良),引起失励失步,又过渡到带励失步,或在起动过程中过早投励等原因
引起。
电动机带励失步,励磁系统虽仍有直流励磁,但励磁电流及定子电流强烈脉振,脉振频
率随电机滑差而变化。使电动机遭受强烈脉振,有时产生电气共振和机械共振。定子电流
脉振包络线的高峰值一般为电机额定电流 Ie 幅值的 2-3 倍,但其低谷值小于 Ie,甚至可
能接近为零,使 GL

型继电器 启动 又马上 返回 ,如此反复,最终 GL 虽能动作,但长

达几十秒,起不到保护作用。
带励失步造成: 定子绕组绑线崩断,导线变酥,线圈表面绝缘层被振伤,继而过热、烧焦、
烧坏,甚至引起短路。转子励磁绕组接头处产生裂纹,出现过热、开焊、绝缘层烤焦; 鼠笼
条(起动绕组)断裂,与端环连接部位开焊变形,转子磁板的燕尾楔松动、退出; 电刷滑

 

环松动,定子铁芯松动、噪声大,严重时出现断轴事故。
2.3 断电失步: 是由于供电系统的自动重合闸 ZCH 装置、备用电源自动投入 BZT 装置动作
或人工切换电源,使电动机暂失去电源而导致的。它对电动机的危害是非同期冲击(包括
非同期电流和转矩冲击)。这种冲击的大小与系统容量、线路阻抗、电源中断时间、负载性
质,特别是与电源瞬停后又重新恢复瞬间的投入分离角 θT 密切相关。非同期冲击电流的
最大值出现在 θT=180°+2nπ 时,一般高达电机出口三相短路冲击电流的 1.4-1.8 倍。非同期
冲击转矩的最大值对于凸板式同步电动机,将出现在 θT=(130o-135o)+2nл 时,对隐板
式高速同步电动机,则出现在 θT=(120°-125°)+2nπ 时,一般可高达电机出口三相短路
时最大瞬时短路冲击转矩的 3 倍左右,即为电机额定转矩的 20-30 倍左右。它将引起电机
定子、转子绕组崩裂、绝缘挤坏;大轴、轴销和连轴器扭坏,进而引起电机内部短路、起火等
事故。但当 θT=2nπ+Δθ 时,非同期冲击小于电机出口三相短路冲击,不会引起电机损坏。
对于 380V 低压同步电动机,所在电网一般容易不大,加上变压器及线路阻抗相对较大,
断电失步对电机冲击有限,一般不加断电失步保护。
2.4 励励磁装置的控制部分存在设计不合理环节。
控制部分经常出现晶闸管误导通、脉冲丢失、三相电流丢波缺相、不平衡、励磁不稳定,引

 

起电机失励。同时插接件接触不良。 四、同步电动机彩的励磁新技术
对同步电动机传统励磁装置进行技术改进,采用电脑、数字技术研制成综合控制器,代替
原控制插件,面板采用薄膜按键。性能稳定、信号显示直观,便于值班人员监控。综合控制
器采用了下列新技术:
1、主电路的改进
改进后的励磁主电路采用无续流二极管的新型半控桥式整流电路,如图 5 所示。合理选配
灭磁电阻 RF,分级整定 KQ 的开通电压,当电动机··在异步驱动状态时,使 KQ 在较低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