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从表中结果来看,采用 0.5%或 0.4%(对绝干浆料计)的臭氧 TCF 漂白工艺,漂浆白
度均能达到目标白度。增加臭氧用量浆料白度有所提高,但漂后浆黏度值降低较为严重。
因此,试验认为:在漂后浆料能够达到目标白度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漂白过程中臭氧的
用量,对提高成浆的黏度即机械强度性能有好处,同时也节约了成本。
2.2 浆料的低二氧化氯漂白(Light—ECF)
二氧化氯是一种强氧化性的漂剂,在对纸浆漂白过程中二氧化氯表现出了极高的脱木素
选择性,这可以避免漂白过程中浆料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严重降解,同时二氧化氯漂
白后废水中的 AOX 含量较低,减轻了废水的污染负荷。为此,本实验对低二氧化氯用量
的 Light—ECF 流程进行了探索性试验。表 3 是 Light—ECF 漂白工艺的具体工艺条件和漂
白过程情况。
从试验结果来看,采用 Light—ECF 漂白流程同样可以使浆料的最终表 3 Light—ECF 漂白
工艺条件白度达到目标白度(85%ISO),而浆料的其他性能与上述各种 TCF 漂白近似。与
不含臭氧的 TCF 漂白流程(Eop-A—P0—Po)相比,Light—ECF 漂白流程中用 D 段替代了
Eop—A—PO-P0 流程中的 A-P0 两段,从化学药品的添加情况来看,0.5%的 Cl02 便能
够代替 2.5%的 H202,因此采用 Light—ECF 漂白工艺更能节约成本,如果对整个漂白
工艺进行详细优化,浆料最终白度和成浆性能会更好。
表 3 Light-ECF 漂白工艺及浆料情况

 
3 几种漂白方案竹浆性能
为考察上述各工艺条件漂白后成浆性能指标,本试验对采用上述各条件漂白后竹浆浆张
性能进行了检测。各工艺漂后浆张性能分别列于表 4、表 5
表 4 漂后浆料浆张强度

表 5 漂白硫酸盐竹浆质量指标

注:打浆度 45oSR,抄片定量 60g·m2。
为国家漂白硫酸盐竹浆标准指标。
比较表 4 中各工艺条件下漂白浆浆张性能没有明显差异。但与国家标准中漂白硫酸盐竹浆
指标相比除浆张撕裂指数外各项指标均偏低,甚至不足合格品要求,其原因可能与打浆
方式有关,竹纤维壁厚,打浆工艺有待更为具体地研究讨论。
4 结论
    (1)硫酸盐竹浆采用以过氧化氢为主的 TCF 和以臭氧为主的 TCF 流程均能够使浆料达
到 85%ISO 白度。
    (2)硫酸盐竹浆采用低二氧化氯即 light—ECF 漂白流程均能够使 Kappa 值 15 左右的本
色硫酸盐竹浆达到或高于预期白度 85.0%IS0。
    (3)比较各漂白流程结果可知相同漂白流程间浆料黏度和白度性能相当。
    (4)各漂白工艺条件间浆张性能没有明显差异。与国家标准中漂白硫酸盐竹浆指标相比
除浆张撕裂指数外各项指标均偏低,其原因可能与打浆方式有关,竹纤维壁厚打浆工艺

   

有待更为具体详实的研究讨论。
 

 

 

 

关键词: 竹子 硫酸盐浆 TCF ECF 漂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