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利用交会测量的方法还可以方便地测孔洞中心坐标,这是其它几种方法都不能实现

 

的。下面将就交会法的测量原理及其能达到的精度进行详细探讨。
  2 

 

经纬仪(全站仪)交会法分析

  2.1

 

测量原理

  采用双经纬仪前方交会法测量的原理如图 1,设 T1、T2 为两经纬仪的中心,E 为两经纬
仪中心的高差。坐标系设置为独立坐标系,以仪器 T1 的中心为原点,T1 至 T2 为 X 轴,Z

 

轴方向铅垂,按右手法则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图 1 

 

两点空间前方交会的原理

  两台经纬仪测得的水平角和垂直角分别为 α1,α2 和 β1,β2,则可由简单的几何关系求得

 

P点坐标为:

 

  
  对于龙骨与爪件的圆形连接孔,可采用用经纬仪的竖丝与孔的左右边缘相切的办法

 

观测到孔心的水平夹角,用经纬仪的横丝相切于孔的上下边缘的办法得到数值角。
  2.2 

 

精度分析

  从式(1)可以看出,待测点的三维坐标值是L的线性函数,且L作为基准数据,一旦

 

确定就是定值,它的误差对所有测点的测量结果的影响是系统误差,可设法消除。
  3 

 

异形建筑三维测量技术应用分析

  3.1 

 

工程概况

  某异形建筑结构外形呈荷叶状,形式为点支式玻璃与弧形石材幕墙,幕墙面积约为
20000 平方米,幕墙钢结构竖向龙骨截面为圆管,构建弯弧半径不等,构件的长度不等,
分段等强焊接形成。每个区域边部竖向龙骨半径不等,与相邻竖向龙骨之间的横杆连接方
式为刚性连接,对钢结构环向提供稳定支撑。本文现场测量的目的是测定爪件之间的距离

 

以及幕墙安装过程中可能引起的龙骨的位移。
  3.2

 

测点的布设

  基准点根据被测区域的大小选定三个以上的平面控制点和两个以上的高程控制点,
以保证当其中的某点间能互相检核,平面控制点采用在水泥地面上埋设水泥钉或在土体
上埋设木桩并用混凝土护桩的方法设置,高程控制点可设置在周围的围墙上或临时工房

 

的墙体上。

“ ”

  观测点设置在主龙骨上,粘贴人工制作的 + 字标志或发光膜靶,对于没有安装爪
件的区域,则利用爪件和龙骨之间的连接孔的中心作为观测标志,被观测的竖向龙骨上
观测点的数量应不少于 6 个,在同一曲率半径的纬圈上在不同的龙骨上粘贴观测标志,
并保证同一纬圈上的观测点个数不少于 5 

 

个。

  3.3

 

测量方案

  观测的坐标系采用独立的坐标系统,平面控制网采用边角网观测法用 2″级全站仪 2 
测绘观测,高程系统采用精密水准仪以二等水准的精度观测,均采用严密平差计算。由于
本次测量的区域小,因此只选择两个已知点作为基准点,并假设一个水准高程进行观测 ,

 

共进行了三次观测。
  3.4 

 

测量结果分析

  观测结果所得的差值主要由观测误差引起,没有产生显著的位移和变形;观测成果
经假设检验,平面位置没有平面位移,但有约 2mm

 

的沉降。

  4 

 

异形建筑测量及质量监理程序的要点

  4.1 

 

施工控制网的测量监理

  施工控制网是建筑主轴线以及支座放样的主要依据,其中上下支座需要达到的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