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按正常情况调节燃烧和给水量

;如果水位低时,应先增加燃料量和送风量,在强化燃烧的同

时,逐渐增加给水量,保持汽压和水位正常。对于间断上水的锅炉,上水应均匀,上水间隔
时间不宜过长,一次上水不宜过多,在燃烧减弱时不宜上水,以保持汽压稳定。运行人员必
须及时调整调节燃料量和风量,控制燃烧,保证适当的蒸发量与外界负荷相适应,从而保
证锅炉在正常工作压力下运行。调整过程要遵循富氧负压原则,汽压下降时,应强化燃烧,
所以其操作顺序是先加引风,再加送风,后加燃料

;汽压上升时,应减弱燃烧,操作顺序是

先减燃料,再减送风,最后减引风。这样保证了炉膛负压,也保证富氧燃烧。需要注意的是
以上方法应在实际操作时,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任何时候不可以超压,一旦超压,应
通过安全门或者旁路泄压。大多数机组运行于协调方式,此时如果未超压,安全门错误动作,
必须采用合适的调节手段,立即采用手动调节,禁止自动方式燃料会由于气压的降低而增
加一直超出稳定极限。内部因素主要是指内燃烧工况的变化。
  

3 蒸汽温度调整

  汽温过高或过低,以及大幅的波动都将严重影响锅炉、汽轮机的安全和经济性。温度过
低将会减低经济性。汽温过低,还会使汽轮机最后几级的蒸汽湿度增加,对叶片的腐蚀加剧,
严重时将会发生水冲击,威胁汽轮机的安全。因此运行规定,在气温低到一定数值时,汽轮
机就要降减负荷甚至紧急停机。汽温过高,若超过了设备部件

(如过热器管、蒸汽管等)的允

许工作温度,将使钢材加速蠕动,从而降低使用寿命。超温严重时,甚至还会引起过热器爆
管机侧则产生较大温差、应力

;汽温过低,蒸汽品质下降,汽耗、热耗必将增加,低压缸叶片

湿度增加,甚至水冲击。气温突升或突降将会使锅炉各受热面焊口及连接部分产生较大的热
应力。还会造成汽轮机的汽缸与转子间的相对位移的增加,即膨胀增加。严重时可能发生叶
轮与隔板的动静摩擦。调整汽温,常采用喷水减温法和烟气调节方法。喷水减温法指通过适
当开大或关小减温水调节阀,保持汽温稳定。要注意调节幅度,严禁大开大关,造成气温的
大幅波动,必要的时候按要求紧停机组。烟气调节法指通过改变掠过过热器和再热器的烟气
温度和流量来改变过热器和再热器的温度。通过改变火焰的中心位置和烟气挡板开度使烟气
再循环,从而达到调整蒸汽温度的目的。
  

4 锅炉燃烧的调节

  燃烧调节主要是保证适当的燃料量,以适应外界负荷的需要,同时保证燃烧的稳定、经
济。燃烧调整主要包括燃料量的调整和风量的调整,即风煤比的调整。一次风的调整时由专
业人员进行的,调好后一般不动,主要根据煤中挥发分的含量进行调整。挥发分高的煤,可
用较高的一次风率和一次风速,对经济性有利

;挥发分低的煤,应采用较低的一次风率和一

次风速,首先保证着火时间。燃料量与空气量要保持合理配比,且充分混合

;炉膛要尽量保

持高温,要防止冷空气进入炉膛,减少热损失。燃烧调节各调节项目是密切相关的,需要通
过燃烧调节使燃料燃烧供热适应负荷的要求,维持气压稳定

;使燃烧完好正常,尽量减少未

完全燃烧损失,减轻金属腐蚀和大气污染

;对负压燃烧锅炉,维持引风和鼓风的均衡,保持

炉膛一定的负压,以保证操作安全和减少排烟损失。
  

5 排污和吹灰

  锅炉运行中,排污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受热面内部清洁,避免锅水发生汽水共腾及蒸汽
品质恶化。除了对给水进行必要而有效的处理外,还必须坚持排污。吹灰的目的是防止燃煤
锅炉烟气中的飞灰微粒,防止烟气流经蒸发受热面、过热器、省煤器及空气预热器时积沉到
受热面上,影响锅炉传热,降低锅炉效率,影响锅炉运行工况,特别是蒸汽温度,对锅炉
安全造成不稳定影响。
  结束语
  在锅炉运行中必须对锅炉运行水位、汽压、蒸汽温度、燃烧进行调节,还应进行锅炉的排
污和吹灰,以保证锅炉正常运行,为正常发电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