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于人而无法控制冶金质量的稳定。热处理是决定力学性能能否稳定的重要手段(当然前提是
化学成分要稳定)。目前,各企业的热处理设备及工艺技术水平差异较大,有的采用了先进
的辊底式(或步进式)连续热处理炉,有的仍在采用灶式炉和车底式热处理炉

,而且大都是

在无保护气氛下进行热处理的

,因此导致表面氧化脱碳和表面麻面,降低了表面质量;由于

热处理(加热

——保温——冷却)不稳定,将导致钢管力学性能的不稳定。这些不稳定因素

就是锅炉行业所忌讳的质量问题。

 研发力度不够。最近几年,电站锅炉正在向大容量、超临

界和超超临界压力方向发展,对其所需的钢管品种不断提出新的更加苛刻的要求,产品标
准 除 执 行

GB5310 外 , 还 大 量 执 行 美 国 ASME 标 准 , 钢 号 也 增 加 了

T22、T23、P91/T91、P92/T92、P122/T122、304H、347H 等一批高科技含量的产品。由于新产品
研发及评价周期长、投入长,各生产企业在短期经济利益驱动下,不肯主动加大力度开展研
发工作,更谈不上采用产、学、研三位一体的研发形式开展工作,千万了上述高技术含量产
品至今不能批量生产或处于研发阶段,没有跟上电力大发展步伐,这与我国无缝钢管大国
的地位是不相称的。

 

“十一五”期间高压锅炉管需求展望 我国“十一五”期间电力发展将趋于

平稳,即每年平均装机容量将在

4000 万千瓦左右。这些机组以大容量、超临界或超超临界机

组为主,需高压锅炉管

40 万吨左右,其材质 70%以上是 ASME 标准 T、P 系列材质,其钢

管的外径和壁厚随着机组容量的增大和蒸汽压力参数的提高而增大,同时对钢管室温和高
温综合力学性能、抗氧化、抗腐蚀性、焊接性能以及工艺性能等提出更高的要求。

 根据目前无

缝钢管的生产能力,

Φ273mm 以下的无缝钢管基本可满足需求,而 Φ273~Φ711mm,尤其

Φ508mm 以 上 特 厚 壁 钢 管 几 乎 空 白 , 只 有 江 苏 省 诚 德 钢 管 公 司 一 家 可 生 产 少 量

Φ426~Φ630mm 钢管,另一家武汉 471 厂可生产少量 Φ720~Φ1067mm 钢管。大口径厚壁、特
厚壁钢管是我国无缝钢管生产企业缺口较大的品种,国内电站锅炉行业年需求量在

10 万吨

左右,其缺口在

8 万吨左右。 

“十一五”期间,我们除在产量上保持大国地位外,还应在品

种、质量上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电站锅炉用钢管的全面国产化,将标志着我国已跨
入世界钢管强国之列。要实现此目标,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加大研发力度,加快研发

步伐

 有条件的企业应具备长远发展眼光,积极组建产、学、研三位一体的研发机构,针对当

前电站锅炉管生产存在的问题,以及超临界、超超临界锅炉用新材料钢管的冶炼、加工和热
处理工艺技术开展研发工作,旨在提高冶金质量(成分控制,提高纯净度)、表面质量、尺
寸精度和力学性能的稳定性。

 各企业应结合本企业的技术装备特点和产品品种规格的优势,

在研发过程中坚持改进和完善生产技术装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国家新材料、新产品鉴定,
评定部门应改进评定办法,缩短评定周期,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协助企业新产品早
日问世。

 2、加大投入,扩大大口径无缝钢管的产能 大口径厚壁、特厚壁无缝钢管国内需求的

缺口已引起有关企业的关注,并投入资金扩大其产能。例如:江苏省诚德钢管公司在原生产
5 万吨 Φ276~Φ630*10~70mm 无缝钢管的基础上,

“十一五”期间又拟投资扩大大口径无缝

钢管的产能,最大规格达

Φ800*Φ100mm,新增产能 5 万吨,届时该公司 Φ273~Φ800mm

钢管的产能将达

10 万吨/年,在某种程度上部分缓解国内需求缺口。 3、加强标准化工作,加

GB5310 标准的修订工作,与国际接轨 我国目前生产高压锅炉管执行的标准是 GB5310-

1995,该标准出台时我国还没有加入 WTO。加入 WTO 后,我国钢管进出口贸易飞速发展,
执行的标准主要是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标准。高压锅炉管进出口贸易飞速发展,执行的标
准主要是美国的

ASME 标准,我国 GB5310 标准外商是不认可的,这与我国钢管大国的地

位很不相称。原因是,一是它不是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产物;二是它的技术要求低于飞速发展
的电站锅炉行业的要求,即标准滞后于锅炉行业的发展。因此,等效或参照采用国外先进标
准对

GB5310 进行修订已势在必行。希望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钢管分技术委员会能认真

对待此事,尽快把修订

GB5310 标准工作纳入议事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