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2.1 转炉冶炼
考虑该钢要求总氧含量

≤20×10-6,因此应控制转炉冶炼终点钢水氧化性。半钢与铁水比较,

其碳含量低,硅、锰元素均为痕迹,转炉冶炼热源相对不足,转炉终点钢水氧活度和钢渣氧
化性更高,波动更大。试验表明,半钢转炉冶炼终点

 [C]

≤0.05%时,即使[C]含量略有下降,

钢液氧活度含量也大幅度上升,若能将冶炼终点

[C]控制在

≥0.05%,钢中的氧活度 a[O]在

800×10-6 以内。此外,转炉吹炼过程应加入发热剂,在适当提高出钢温度的同时避免深吹 ,
同时降低钢水氧活度。实际转炉终点钢水成分控制为:碳含量

0.05%-0.10%,对应氧活度

a[O] 为 300×10-6-600×10-6 , 硫 含 量 0.030%-0.050% 、 磷 含 量

≤ 0.008% , 终 点 钢 水 温 度

≥1660℃。
出钢前炉内稠渣,出钢时做好挡渣,减少下渣量。采用铝铁脱氧,出完钢后定氧并喂入铝线,
使钢水中酸溶铝

Als 含量达 0.04%以上。为保证合金熔化和脱氧效果,出钢过程全程吹氩,

并按钢种成分的中限加入

Si、Mn、Cr、Ti 的合金。合金化后向钢包加入活性石灰和萤石进行渣

洗初步造渣、炉后小平台吹氩前强后弱进行预精炼,为后续精炼打好基础。
2.2 LF+RH 精炼
由于本钢种对总氧含量及夹杂物有较高要求,同时达到脱氧去除夹杂物的目的,根据进站
钢水硫含量情况在

LF 工序加入渣料和铝质还原剂,迅速造较高碱度渣精炼,并保持 10min

以上的白渣精炼时间。另外,为了减少加热处理过程的脱硫量,在保证加热升温效果的前提
下控制吹氩流量,尽量避免因吹氩过大促进渣

—钢反应而脱硫。LF 出站前钢水中 Als 含量

(指酸溶铝,下同)控制在

0.030%以上。要求真空处理(真空度

≤300Pa)时间≥10min,加

完后的均匀化时间应

≥5min。

LF 精炼前后钢中硫含量变化见表 2。LF 精炼过程脱硫现象明显。考虑到后续还会脱硫,很多
炉次在

RH 处理后期需根据 RH 进站钢水硫含量补加硫铁合金,硫铁成分见表 3,硫元素的

平均收得率为

95.3%。

钢中硫含量高时,钙处理对

Al2O3 的变性效果较差,因此采用了分段式钙处理工艺,即 LF

RH 处理结束均进行钙处理。LF 精炼结束进行钙处理主要对 Al2O3 及其高熔点复合物变

性,并实施小气量吹氩。

RH 真空处理结束后根据增硫量喂入不同量的 Ca-Si 线进行钙处理,

降低

A 类夹杂物级别。喂完线后进行小气量吹氩,时间控制在 5min 以上。

2  LF 工序精炼脱硫情况

    号   P10600541  P10600544  P10600545  P10700870  P10700920  P10700921  P10700931 

P10700991 
LF 进站[S]/% 0.032 0.032 0.015 0.035 0.048 0.025 0.044 0.028 
LF 出站[S]/% 0.022 0.023 0.014 0.015 0.012 0.025 0.018 0.023 
脱硫率

/% 31.25 28.13 6.67 57.14 75.00 0.00 59.09 17.86 

                            

3  硫铁成分(质量分数,单位:%)

元素

 C Si Mn P S Fe 

含量

/% 0.05-0.10 0.3-0.5 0..3-0.5 

≤0.02 ≥25 ≤65 

2.3 连铸
连铸过程全程采用保护浇铸,长水口用密封圈

+吹氩进行保护浇铸,中包覆盖剂采用含氮

低、保温效果较好的有碳覆剂。浇铸过程中包钢水过热度控制在

20-30

℃;电磁搅拌电流强

380A、频率 3Hz;结晶器保护渣选择用低碱度、低粘度型;二冷采用弱冷方式,比水量为

0.56L/kg;拉速控制在 1.3 -1.5m/min 之间,要求拉速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