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b————比例误差系数,10

-6

d———— 相邻点的距离,km

国家测绘局

1992 年制订的我国第一部《GPS 测量规范》,将 GPS 的测量精度分为 A-E5

级(见下表)。其中

A,B 两级一般是国家 GPS 控制网,而 C,D,E3 级则是针对局部性

GPS 网规定的,在 GPS 网的技术设计中,应根据测区大小和 GPS 网的用途来设计网的等级

和精度标准。

  GPS 的测量精度

A

B

C

D

E

固定误差 a/mm

5

8

10

10

10

比例误差系数 b/10

-6

0.1

1

5

10

20

相邻点最小距离/km

100

15

5

2

1

相邻点最大距离/km

2000

250

40

15

0

相邻点平均距离/km

300

70

15-10

10-5

5-2

(三)坐标系统和起算数据

GPS 采用的 1984 年世界大地坐标系(world geodetic system,WGS84 坐标系)是一个协议
坐标系,其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原点是地球的质心,

Z 轴指向国际时间局(BIH1984.0)定义

的地极方向。而实用上需要得到的是参心坐标系,在我国即

1980 年国家大地坐标系和 1954

年北京坐标系(或地方独立坐标系)的坐标,

“参心”

 意指参考椭球的中心。为此,在 GPS

网的技术设计中,必须有

GPS 网的成果所采用的坐标系和起算数据,即 GPS 网所采用的基

准,或称之为

GPS 网的设计基准。

GPS 网的基准与常规控制网的基准类似,包括位置基准、方位基准和尺度基准。GPS 网

的位置基准,通常都是由给定的起算点坐标确定;方位基准可以通过给定起算方位角决定,

也可以

GPS 基线向量的方位为方位基准;尺度基准可以由地面的电磁波测距边确定,或由

两个以上的起算点之间的距离确定,也可以由

GPS 基线向量的距离确定。

2. 影响 GPS 测量技术设计的因素

GPS 外业涉及面很广,因而外业阶段的技术设计是一个复杂的技术管理问题,经综合

大致有以下一些因素应加以考虑:

1)、同测站有关的因素网点密度;布网方案;时段分配、重复设站和重合点的设计。

2)、同观测卫星有关的因素观测卫星数;卫星信号质量;图形强度因子;卫星高度

角;星历来源。

3)、同仪器有关的因素接收机,用于精密相对定位时至少为两台;天线,若天线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