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学龄前儿童胃容量小,肝脏中糖原储存量少,又活泼好动,容易饥饿。应通过适当

增加餐次来适应学龄前儿童的消化功能特点,以一日

“三餐两点“制为宜。各餐营养素和能量

合理分配,早中晚正餐之间加适量的加餐食物,既保证了营养需要,又不增加胃肠道负担。
通常情况下,三餐能量分配中,早餐提供的能量约占

30%(包括上午十点的加餐),午餐

提供的能力约占一日的

40%(含下午三点的午点),晚餐提供的能量约占一日的 30%(含

晚上八点的少量水果、牛奶等)

     零食是学龄期儿童饮食中的重要内容,应予以科学的认识和合理的选择。零食是指

正餐以外所进食的食物和饮料。对学龄期儿童来讲,零食是指一日三餐两点之外的添加的食
物,用以补充不足的能力和营养素。

学龄前儿童新陈代谢旺盛,活动量多,所以营养素需要量相对成人多。水分需要量也大,

建议学龄前儿童每日饮水量为

1000-1500ml。其饮料应以白开水为主。目前市场上许多含糖

饮料和碳酸饮料含有碳酸、磷酸等物质,过多地引用这些饮料,不仅会影响孩子的食欲,使
儿童容易发生龋齿,而且还会造成过多能力摄入,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六、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证正常体重增长
     食物提供人体能量,二体力活动/锻炼消耗能量。如果进食量过大而活动量不足时,

则合成生长所需蛋白质以外的多余能量就会在体内以脂肪的形式沉积而使体重过度增长,
久之发生肥胖;相反若食量不足,活动量又过大时,可能由于能量不足而引起消瘦,造成
活动能力和注意力下降。所以儿童需要保持食量与消耗之间的平衡。消瘦的儿童则应适当增
加食量和油脂的摄入,以维持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和适宜的体重增长;肥胖的儿童应控制
总进食量和高油脂食物摄入量,适度增加活动(锻炼)强度及持续时间,在保证营养素充
足供应的前提下,适当控制体重的过度增长。

七、不挑食、不偏食,培养良好饮食习惯
     学龄前儿童开始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活动,模仿能力强,兴趣增加,易出现饮食无规

律,吃零食过多,食物过量。党受冷受热,有疾病或情绪不安定时,易影响消化功能,可能
造成厌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所以要特别注意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
食。

八、吃清洁卫生、未变质的食物
       注意儿童的进餐卫生,包括进餐环境、餐具和供餐者的健康与卫生状况。幼儿园集

体用餐要提倡分餐制,减少疾病传染的机会。不要饮用生的(未经高温消毒过的)牛奶和未
煮熟的豆浆,不要吃生鸡蛋和未熟的肉类加工食品,不吃污染变质不卫生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