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层之间的边饰、柱基等处雕刻的覆莲;莲花化生有关的各种图案,即洞窟壁之间的空白处刻
出莲花香炉的莲花图案。而作为莲花卷草纹样主要呈现在边饰或头光的外侧。

 

  这一题材在南北响堂山石窟中多有出体现,它的特征是:双组叶片波状卷草纹以波状
主藤交互向两侧分出枝蔓,蔓端朝向主藤回卷,端头设计一生动有趣的写实的莲花苞蕾,
苞蕾两侧对称配置四叶一组式叶纹,另有端头生出写实的侧面莲叶的样式,两种图案交替
出现,组成连续图案。北响堂大佛洞主龛背光就属于此列。由此我们可以推断这一莲花卷草
纹样在这座北齐佛教石窟中的传承。

 

  第三,莲叶化佛卷草纹样。化佛卷草纹样也是响堂山石窟常见的装饰纹样之一,它的主
要特征是将佛像为元素,配以莲叶在

s 形骨架上装饰。我们以北响堂山刻经洞正壁主佛头光、

北响堂山刻经洞正壁主佛右

(内)侧菩萨头光、南响堂山第二窟中心塔柱正壁主佛头光卷草纹

为代表。其主要特征为忍冬纹与坐于莲花座上的佛在波浪状主藤上交替出现的样式。在每一
个波谷的分支处或饰以忍冬纹、或以花瓣中配置坐佛,这一单元反复排列,主藤的分枝长出
卷草的部分花样繁杂。南响堂山第二窟中心塔柱正壁主佛头光纹样的花瓣中配置坐佛,类似
于龙门药方洞主佛头光中的纹样。

 

  第四,莲叶、忍冬、宝珠卷草纹样。在田自秉先生的《中国纹样史》是这样论述忍冬纹的:
“其实,此种卷草格式,在我国汉代的铜镜边缘即有出现,时称卷云纹,实即忍冬纹的前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暗示忍冬纹与卷草纹有传承关系。从形象上看,二者确实有着

相同的卷曲格式。但是我们在响堂山石窟可以同时看到由卷云纹组成的卷草及其由忍冬纹组
成的卷草并存。

 

  以北响堂山刻经洞正壁主佛东侧金刚头光为代表,其主要特征为波浪状主藤分支处有
明显的分枝回旋的莲叶或忍冬叶,每间隔一组莲叶和忍冬叶,就会有一只盛开的五瓣或六
瓣莲花,这些组成一个单元反复排列,至正中上部交汇处为莲花宝珠纹样。而在这一佛像的
对面,是另一力士的雕像,它的背光与东侧的基本相同,不同的是这一背光卷草纹没有了
忍冬纹样,而全部是莲叶的纹样,有正视、侧视和反向

(背面)连叶的不同变化,莲叶样态之

丰富,造型之写实,似是北齐之后隋唐的作品。

 

  忍冬卷草主要特征是藤蔓呈水波状,相互交缠,有的与宝相莲花、摩尼宝珠等组合。其
主要特征为一主藤蔓呈波状形,分支出小枝蔓,自由活泼变化多姿的忍冬叶卧在藤蔓中,
每单元多为左右反向连续,已有图案化的趋势,属于复杂的忍冬纹。北响堂大佛洞主龛大佛
的背光就属于此类的代表。另外就是南北响堂几个北齐时开凿的主要洞窟的门拱都属于这种
s 曲线明显,线条优美流畅的卷草形式,已经初具隋唐的卷草风格。图六就是北响堂释迦洞
门拱顶部,忍冬纹自两侧向中心汇聚,最终交接处雕刻两朵盛开的莲花。

 

  响堂山卷草纹初具雏形的形式,可称为简单卷草,相较于之后流行于唐代的卷草纹,
纹饰特点是:有明显的分枝回旋的茎,茎端连接由三片叶组成的花形纹,叶短小,但叶端
已有了内卷的造型。其特点是叶茎由叶叶连接而成,较之工型叶纹变得更长、更多,叶纹纤
细,叶端作卷曲状圆头,花头造型更加随意,可一瓣,也可多瓣,花瓣与叶的造型更加协
调。相交于南北朝中、前期的卷草纹,响堂山石窟的卷草纹样在形式上更为华丽繁复,题材
也包含莲叶、化佛、忍冬等多种元素;同唐卷草相比,响堂山石窟的卷草又具有洗炼大气的
风格。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北齐佛教石窟卷草纹样的过渡性,它既保持了一定的魏晋风格,又
开启了隋唐卷草纹富丽华美的新风。